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1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精选。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制定与学生的需求相符的教案。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1

《荷塘月色》教案

《荷 塘 月 色 》

【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第一课,是传授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没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

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 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 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

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

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2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品味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移觉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关键词句,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美读课文,通过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涉及的社会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提问]: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解答]: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

专心

爱心

用心 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初步感知

1、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2、了解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结合教材98页4),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3、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

专心

爱心

用心 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5、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6、——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分析小结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反映淡淡的哀愁)——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得到淡淡的喜悦,又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课堂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

七、布置作业

1、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选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2、背诵第4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梳理了课文的结构、线索,理解了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鉴赏朱自清笔下的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

二、品读·体悟

1、要求学生带感情朗读四至六段。

2、提问:四至六段分别写了什么景色?(月下荷塘、塘中月色、荷塘四周)

3、安排学生逐段谈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4、教师点拨引导:

专心

爱心

用心 第四自然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 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

专心

爱心

用心 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三、美读课文

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段,反复诵读,读出景色的美。

(注意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的变化,充分把作者的“淡淡的喜悦”或“淡淡的哀愁”传达出来。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这些描写中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笔法灵活多样,井井有条。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神韵,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文字清丽典雅、凝练传神、韵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本文词语。

2、背诵第5、6段。

专心

爱心

用心 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3

《荷塘月色》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景物描写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关注社会生活,追求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表自己的思想感情,没绕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理清作者的感情线索。

2、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法

范读法

学生 诵读

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资料链接: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

四 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周敦颐笔下的《爱莲说》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畔,月色下自己的心情抒写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正音,积累词语。

2、学生听范读,赏美景,初步感受作者心情。

三、主旨探究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梳理出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的变化过程?

(1)学生讨论交流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4、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2)教师补充

1、作者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环境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2、“且”表明了作者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流露出一丝喜悦。

3、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4、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采粮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作用?

思考讨论:作者回忆江南旧俗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交流后明确:不可删去。因为采莲是江南的旧俗,是热闹欢快的,作者回忆采莲的事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抒情手法:

思考讨论:如此细腻复杂的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交流后明确:(1)直抒胸臆(2)间接胸臆(借景抒情和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

4、小结:

作者以“心里颇不宁静”开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通过描写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惦念热闹欢快的江南采莲,表现了作者因不宁静,而去荷塘寻暂时的平静和自由,但最终不得解脱而回到现实的矛盾和无奈的心路历程,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第二课时

一、多样式,个性化阅读

1、学生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认真揣摩,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技巧等方面赏析)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修改并补充自己的赏析短文。

3、全班讨论交流。

学生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自己喜欢的文字,随后有条理地赏析自己喜欢的文字。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在学生个性化的赏析中尽量寻找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可能主要赏析第4、5、6段的画面美和语言美。通过师生平等对话,重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娴熟的语言技巧,描绘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营造了什么样的艺术境界。

赏析第4段:本段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荷韵,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字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静谧的月下荷塘图。

赏析第5段:本段描写了月光、雾气、荷叶和荷花,主要运用比喻、虚实结合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柔和的荷塘月色图。

赏析第6段:本段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主要写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和蛙声,主要运用衬托、以动衬静(反衬)等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的荷塘四周图。

二、叠音词、动词的选用

1、叠音词: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写树木的繁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用“曲曲折折”表现了荷塘的广度,用“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

叠音词运用的效果:(1)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2)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节奏明朗,韵律和谐。

2、动词(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动词使用精当,富有表现力。

三、小结:

在作者眼中,幽静安宁的荷塘美景“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正是作者为摆脱心中的“不宁静”而寻求的精神避难所。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读者营造了似真似幻的艺术境界,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板书设计

家————荷塘月色————惦念江南————回到家中(不宁静)

(暂时宁静、自由)

(不宁静)

淡淡的喜悦

淡淡的哀愁 画面美

情调美

语言美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清雅脱俗,行文典雅,意境开阔。只是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点把握不到位,可能是学生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吧。不过,课后我做了相应的调研,出现这类问题是与学生接触名家散文太少,对作者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了解不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方法:

1.阅读分析全文结构。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板书)宇宙的边疆

二、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卡尔·萨根(Carl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2.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第二课时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议论与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课文补充了许多相关知识,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如开始的三段文字和结尾的两段文字,强烈的议论和抒_彩,融说理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和说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传达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语段中的议论和抒情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等。

2.提问: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上容易混乱,视觉画面也不好协调。

3.提问: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提问: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明确: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5.提问;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明确: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五、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5

荷塘月色

一、课本导入

中国人是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就拿刚刚过去不久的春节来说,王安石的一首《元日》形容得最为贴切,“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年要放鞭炮庆祝,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高兴,“春风送暖入屠苏”,家家要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门神换春联,这是中国老百姓忙年中最常见的景象。然而大鱼大肉吃多了会腻,迎来送往的应酬多了也觉得累,这时候人们又会渴望独处,“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林语堂),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常见的消遣是玩手机,刷刷微博、朋友圈,或者玩玩游戏,而在没有wifi、电脑和互联网的民国时代,人们又是如何排解烦闷,偷得浮生半日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先生的现代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感受一段在那个“日色、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里,与清风明月、脉脉荷香为伴的闲情逸趣。

二、知人论世

首先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代表作。这也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文学评论的重要原则之一。“知人”就是了解、研究作者的生平经历,“论世”指的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作品时曾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情,半瓣花上说人情。”知人论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走进作品,把握文章主题内涵,与作者来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

知人,那么对于作者朱自清,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

朱自清,生于1898年,卒于1948年。原籍浙江绍兴,是鲁迅先生的同乡,但由于祖父和父亲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原名朱自华,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号秋实。后来1917年考入北大哲学系时,改名“自清”,取自楚辞“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为自我勉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廉洁,不与周围同流合污。自清二字也成为朱自清的人生注解。1948年时,重病缠身的朱自清先生为了抗议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不食美国救济粮,最后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享年51岁,留下诗歌、散文、文学评论26册,190万字。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用自己最后的尊严,捍卫了一个中国文人的清高和傲骨。朱自清是五四以来重要学者、作家,他的作品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白话散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欧洲杂记》等。

论世,本文写于1927年7月,国共两党合作决裂,蒋介石发动了持续九个月的清党运动,白色恐怖笼罩了大半个中国,报纸上每天可以见到对共产党员、左翼人士和其他政治异见人士的迫害、拘禁、处决、镇压。根据当时全国各地慈善救济机关不完全统计统计,从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以清党名义下被迫害的民众有8万多人,其中被杀害4多万人,共产党员2.6万人。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血腥暴力和人人自危的动荡岁月中,作为一个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青年,崇高理想的知识分子,朱自清的内心是惶恐不安、苦闷彷徨的。他既不满黑暗的现实,但又没有勇气投入到斗争中去,只好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中,寻得一片暂时的栖身之所。

朱自清先生这段心路历程也记录在当时的作品中,他在散文《从哪里走》写道:“在旧时代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一封信》中则说:“自己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中,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想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而我们今天所学习的《荷塘月色》,又将体现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他是否已经找到了摆脱苦闷和彷徨的终极答案呢?

三、文本诵读

在了解了作者和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开始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学习环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经说过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指的是文章需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那么在本文的学习中,我们将采取三步诵读法,来研读课文。第一步是出声自由朗读,主要解决生字生词、组词断句的问题,同时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第二步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念词完整,感情饱满,抑扬顿挫。重点是要读出文章的节奏和重音,也就是段落的停顿,语句的停顿和语气的转换。我在这里找来了孙道临先生的范读录音,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著名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是如何处理这一篇现代名篇的,请边听,便用笔在文中划出停顿和重音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朗读,最后选出代表每人读一个小小段落,我们最后来评判一下,那一组同学表现得最好。第三步,是带着思考题默读,进一步把握文本脉络,欣赏品评文字,课前我们布置了预习题,下面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这些题目。

1、本文题目《荷塘月色》,描写的重点是荷塘还是月色?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都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哪些变化?

3、怎样理解开头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结尾处为什么会联想到“采莲旧事”,怀念江南?

5、你最喜欢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哪些语句?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分析。

四、解读文本

1、本文题目《荷塘月色》,描写的重点是荷塘还是月色?

荷塘和月色是并列交叉的关系,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荷塘指的是作者任教的清华大学清华园中的荷花池,这是特定的处所,荷花原本就是花中君子,出自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因此选择荷塘,是作者下意识的心境选择,也是审美趣味使然。而月色,也是作者所向往的那种和谐宁静的境界。

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这些景色都有什么特点?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道题旨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后人评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之一是描写精细、漂亮缜密,有一种工笔画般的美感,也就是课后评论中的第二条,“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因此朱自清散文的成功,在当时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在白话文学的新期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梁实秋的散文古朴凝练,朱自清的语言是欧化的,较多使用前缀和形容词。下面我们先来梳理文章的层次段落,记叙文的层次划分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时间顺序,第二是空间方位顺序即移步换景,第三种是事物的内在逻辑顺序。那么本文的文章脉络也是非常清晰的,可以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划分为四个部分:念荷塘(不静)——去荷塘(求静)——赏荷塘(得静)——离荷塘(出静)。

①念荷塘:文章的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本文的文眼,交代了独游荷塘的缘起,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感交织的矛盾心理,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时期,作者既不满黑暗现实有没有勇气抛家舍业投身革命。

②去荷塘:

所见:小煤屑路——曲折,幽僻,寂寞

四面树木——蓊蓊郁郁,幽深静谧 月光——淡淡、朦胧

此时的荷塘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灿烂,月光也不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如飞镜临丹阙的明月,而是带着如烟似雾的朦胧诗意。淡淡二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剧烈冲突,感情和情绪表露的时候都是有所掩饰、有所节制,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中和之美和含蓄之美。

所感:心里不平静,希望寻求安慰。③赏荷塘:

荷叶——茂密繁盛 舒展优美

荷花——姿态各异 尽显秀色 博喻的手法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表现出事物的特点,增

加形象的密度和气势 荷香——若有若无、飘渺幽怨、清幽淡雅、不绝如缕(通感)荷叶荷花的动态——疾如闪电,细腻柔媚

朱自清散文中很喜欢用女性意象,比如《绿》将梅雨潭的绿比作女儿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晚月儿已削瘦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美好、细腻、柔媚的象征,这在同时期的冰心、俞平伯等作家,包括徐志摩,泰戈尔等蜚声中外的诗人都喜欢用孩子、女性意象,表现出一种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情趣。这也是当时的一种写作流派所体现出的风格。

月色——光辉照耀 静谧清幽 青雾——轻柔迷蒙

云——不浓不淡、不明不暗、调和适度、安逸的生活情趣 灌木——奇形怪状 明暗掩映 错落有致 如诗如画

月影——和谐、跳跃、轻盈、荡漾(通感)视觉转化为听觉 四周树影——阴沉 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以闹衬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通感: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绘,表现出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手法。比如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有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将视觉转化为听觉,表现出春光明媚灿烂。还有在《列子·汤问》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中,伯牙古琴,志在高山,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云,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听觉转化为视觉,现在也有通感的运用,比如说一个人笑容很甜,视觉转化为味觉。比如周杰伦的歌,《甜甜的》我轻轻地尝一口你说的爱我,听觉转化为味觉,还有《青花瓷》,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视觉转化为听觉。通感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又要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新的艺术意境。

仿写练习。

④离荷塘

4、作者结尾处为什么会联想到“采莲旧事”,怀念江南?

由荷塘想到江南采莲旧俗,这是情理自然,用《采莲赋》中青年男女传情、嬉游的热闹场面,含蓄表达出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西洲曲》是热恋的少女寻找情人而不见的相思之愁,暗合作者在荷塘中寻找精神寄托而最终不得的失落之情。引用《西洲曲》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思念江南则是身处烦忧之中而记往怀旧的含义。

认为过去的一切好于现在,这是一切浪漫主义者的误区。引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一句话:“他还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会抹去坏的,留下好的,而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沉重。”

本文感情变化: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述职报告之家 wWW.ys575.Com)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淡淡二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调,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内心没有大起大落的剧烈冲突,感情和情绪表露的时候都是有所掩饰、有所节制,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中和之美和含蓄之美。本文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和内结构的一致性,使文章显得回环婉曲,浑然天成。

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对荷塘月色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作者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

五、文学鉴赏

5、你最喜欢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哪些语句?请选择其中一句加以分析。画面美: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荷花、荷香、月光的事物进行精心描绘,通过声、光、色、味的神韵渲染,勾勒出一副虚实相间、光影和谐、清新雅致、荷香缕缕,水乳交融的动人画卷。

意境美: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物都笼罩在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之中。薄雾轻纱笼罩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境,夜色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如丝如缕、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小睡也别有风味,桥到好处,意境不浓不淡、不明不暗、调和、适中、安逸,恰恰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是对适度生活情趣的追求。

音律美:三十多处叠音词的好处,相同的音节重叠使用,使文章堵起来和谐悦耳,语言音律之美,强化了舒缓的节奏,营造出精美和谐的意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本文篇幅虽长,但脉络清晰的特点。

2.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并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加以概括总结。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探究思路,提高积极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启发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培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并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加以概括总结。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解决办法:多探究,多发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浏览,并能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观点,加以概括总结。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并课外查阅有关资料,对中国近代科技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华裔科学家,汤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却时刻关注着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始,他就多次到中国大陆进行访问,改革开放以后,更是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进行讲学和交流活动,对中国科技研究的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就是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等地所做的学术报告整理而成的。

这篇演讲辞的中心主题是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文章的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明晰,论证严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在概述中国几千年来科技史的基础上。高屋建瓴地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发展的轨迹,并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中国科技在未来21世纪的乐观前景。

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之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口说出来的。培根本人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欧洲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1400年以前中国的技术超过了西方,在历史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科技交流的方向无论海路还是陆路,都是从亚洲传到欧洲。

第二个阶段,1400年到1600年,在这两百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却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在各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向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动了一场大的冲击,人类的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出现了一大批科学和思想文化巨人,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天文学、数学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崭新的局面。而这时的中国,却在封建的大一统和墨守成规中裹足不前。对这一论点,作者同样以事实为证。一个是明朝皇帝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把造火炮的技术引到中国来,二是《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事例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远远落在西方后面了。

第三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50年,这是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被迫接受西方科技的时期。作者认为,有两点因素迫使古老而封闭的中国逐步打开对外的大门。一是英国枪炮的武力胁迫。二是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几个惨痛事件,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进北京等,亡国灭种的危险促使中国人转变了对外的策略。而在所有的变革中,作者认为有三件大事意义最为重大:京师大学堂的成立,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到国外留学。尤其第三条,更是西方近代科技得以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的最

2.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3.分析文章思路

从内容上来说,这篇演讲辞以时间为顺序,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科技胜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他列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明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都证明当时中国造船技术之高,是当时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二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是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的口说出来的。培根本人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欧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7

目的: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

了解旧社会豪门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了解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要点: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难点: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方法:

解析、点拨、探讨

过程:

一、写作背景

《红楼梦》一书所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历史上的所谓乾隆盛世,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存在着种种的矛盾,也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强。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日见明显。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頫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二、作者简介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xx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xx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三、情节结构

明确:

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包括: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见王熙凤,见贾赦、贾政,初次见到贾宝玉。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林黛玉进贾府【二】

目的:

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反封建意义

了解旧社会豪门贵族生活的骄奢淫逸。

了解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要点: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难点: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

方法:

解析、点拨、探讨

过程:

一、总结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封建大家族贾府的富贵豪华,生动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奢侈生活,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探究写作特点

(一)、围绕中心事件描写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这是一篇极富思想养料和人文精神的课文。我首先应根据其本身的语文因素引导学生理解其结构特和语言风格,但决不能仅止于此。剖析其结构和语言外壳的目的,是为了把握其思想内核,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今天的中国和他们自己的人生。具体说来,我力图充分挖掘本课的语文教育因素以达到如下目的:

1.开启思想闸门。马克思不迷信权威、“思考一切”的思维品质,他伟大的创新精神,他重视实践并认为一切科学理论都必须根据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发展的求实精神,无疑应该成为今天跨世纪中学生的精神养料。

2.进行人格熏陶。马克思所以能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他在青年时代其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我力求能让学生由衷地感到:也许我们一时还难以完全理解马克思的不朽学说,但我们完全应该而且也可以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3.感受时代脉搏。不能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学一篇“外国文言文”,而应在分析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联系当今中国的改革实践,让学生深深感到我们今天改革的每一步推进都是对马克思学说的真正发展,也是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结构的把握和语言的品味,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学生如果不适应这种研讨式的教学风格而出现“启而不发”的状况怎么引导?

2.放手让学生质疑研讨,如果出现一些我事前无法预料的思维火花时,我又如何驾驭课堂(既尊重学生的思考又不影响教学的节奏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180周年,由此引出话题:

调查: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同学请举手。(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

卡尔·马克思(1818-1883)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并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2.提示学生:以马克思精神学习这篇关于马克思的文章。

“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

今天,我们应该以独立思考的精神来研究探讨这篇著名的文章。学生、教师、作者平等对话。

二、朗读一遍课文(或快速默读课文),就其结构和语言思考提问(或写成纸条)。

三、师生研讨:(以下只是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程序。具体的教学步骤将以现场学生的思维状况随机而定。)

[假设一]

学生问:为什么恩格斯要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引导:不仅仅是婉语→突出其“思想家”而且“伟大”(为什么?)→试从文中找出体现马克思思想贡献(理论贡献)的语句(“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最伟大的的贡献是不是“思想贡献”?(注意这样一句:“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那么,什么是“主要的”呢?→对文中有关马克思伟大实践的论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在恩格斯看来,这两方面的贡献,那个更重要?为什么?(从语言入手:“远不是最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展示结构提纲。

⊙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理论贡献: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

剩余价值

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实践贡献:

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恩格斯对这些贡献的评价有何不同?(根据关键词)

如果让马克思来评价自己,他会认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