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03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精选8篇)。

相信你应该喜欢中学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欢迎你来品鉴本文。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大家可以开始写自己课堂教案课件了。 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需要在教案和课件中体现出来。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1)

培智四年级教学进度安排表

9月份

1、涂色

认识褐色

2、涂色

3、手工

花衣服

4、临摹

小鸟

5、临摹

鸟妈妈回来了

6、剪纸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1月份

7、泥工

8、临摹

9、临摹

10、欣赏

11、工具

12、工具

13、工具

14、工具

15、剪贴

16、剪贴

17、临摹

18、临摹

19、临摹

20、临摹

21、临摹

22、临摹

23、折纸

24、临摹

25、临摹

26、临摹

27、剪贴

28、添画

29、添画

30、添画

31、剪贴

32、剪贴

33、复习

34、复习

花儿向着太阳笑

看电视(一)

看电视

(二)欣赏布贴画

使用剪刀

剪直线剪弧线

剪三角形

剪长方形

(一)伞(二)

叶子

(一)叶子

(二)树叶落下来了

(一)树叶落下来了

(二)美丽的枕套(一)

美丽的枕套

(二)给盘子、碗装饰花边(一)

给盘子、碗装饰花边

(二)可爱的小鸭

(一)可爱的小鸭

(二)给熊猫、小兔照相

(一)给熊猫、小兔照相

(二)请小动物住进宾馆

(一)请小动物住进宾馆

(二)蝉

(一)蝉

(二)期末考试

作品整理 1

第1课时认识褐色(涂色)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认识褐色,并能做到涂色均匀 教学重难点:认识颜色,并能做到均匀涂色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过程:

1.猜谜语一顶小伞,落在林中。一旦撑开,很难收拢。(蘑菇)

认识褐色,要求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褐色的

出示蘑菇的示范图,告诉学生是褐色的,形状像把小雨伞,是生长在木头上的,蘑菇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味道很鲜

教师示范教学,教学生涂色,先用彩笔勾画出蘑菇边和圆形花纹边,再涂中间,这是本课重点,教师要进行重点指导。

学生作业,教师重点指导B类学生

作业后讲评

教后记:

第2课时

马(涂色)教学目标:

1.在认识褐色的基础上,通过给马涂色,达到进一步巩固对褐色的认识

2.要求学生在小范围内涂色,不涂到线外,并能做到均匀涂色 教学重难点:涂色均匀

教学准备:彩笔,示范图

教学过程:

出示示范图,通过将故事引出马,介绍马的外形特征

教师示范:先用蜡笔将图形的边缘用蜡笔涂,然后涂中间(在用蜡笔平涂前,复习已学过的褐色,讲清平涂的要求)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作业后讲评 教后记:

第3课时花衣服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剪刀的技能,通过剪贴,装饰衣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剪碎纸屑,灵活手腕动作和手指动作,促进智力开发

3.A类学生要求每个步骤自己完成;B类学生只要求在衣服图形内撒贴纸屑,进行装饰,纸屑由教师提前剪好 教学重难点:剪贴纸屑

教学准备:纸,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

出示范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示范教学:用糖果包装纸或彩色纸剪成细长条,然后剪成碎屑,越碎越好,再在小女孩的风衣图形内均匀涂上教师,将剪好的碎屑撒在上面,用手轻轻压一压,然后抖下未粘住的纸屑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四、讲评作业

五、教后记

第4课时小鸟(临摹)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运用圆、半圆、三角形临摹小鸟的技能

2.A类学生,要求临摹两种不同形态的小鸟;对于B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临摹一种小鸟,有的学生教师可用虚点画好,要求学生描画

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掌握小鸟身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过程:

一、出示示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小鸟的外形特征,小鸟有头、身子、脚、翅膀和尾巴,小鸟的头是圆圆的,嘴巴尖尖的,眼睛也是圆的,小鸟很会飞,有一对翅膀

二、教师示范教学:首先用线条,几何图形定好小鸟的头、身子、翅膀、尾巴等,最后涂上颜色

三、A类学生,要求临摹两种不同形态的小鸟;对于B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临摹一种小鸟,有的学生教师可用虚点画好,要求学生描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五、作业后讲评

六、教后记:

第5课时小鸟(临摹)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运用圆、半圆、三角形临摹小鸟的技能

2.A类学生,要求临摹两种不同形态的小鸟;对于B类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临摹一种小鸟,有的学生教师可用虚点

画好,要求学生描画

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掌握小鸟身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过程:

一、出示示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小鸟的外形特征,小鸟有头、身子、脚、翅膀和尾巴,小鸟的头是圆圆的,嘴巴尖尖的,眼睛也是圆的,小鸟很会飞,有一对翅膀

二、教师示范教学:首先用线条,几何图形定好小鸟的头、身子、翅膀、尾巴等,最后涂上颜色

三、创设情境,讲鸟妈妈回来的故事,让学生添画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临摹两种不同形态的小鸟;对

于B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临摹一种小鸟,有的学生教

师可用虚点画好,要求学生描画

五、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六、作业后讲评

七、教后记:

第6时 鱼(剪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剪、拼、贴的技能,拼贴鱼

2.A类学生,要求剪、拼、贴成鱼后,画上水波纹,水草

等,构成有情节的画面;对于B类学生只要求拼贴鱼。教学重难点:1.按几何图形的边缘,剪准剪平整

2.鱼的各个部分位置拼贴准确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鱼的外形特征,鱼有头、身子、鱼鳍、鱼尾巴。

二、出示示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示范图的鱼由哪

些几何图形组成,鱼身(正方形),鱼鳍(三角形),鱼

尾(三角形)鱼眼睛(圆形)

二、教师示范教学:将所有图形画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

说用什么来做鱼的哪个部位,复习鱼的几何组成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剪、拼、贴成鱼后,画上水波

纹,水草等,构成有情节的画面;对于B类学生只要拼

贴鱼。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五、作业后讲评

六、教后记:

第7时 鱼(剪贴)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剪、拼、贴的技能,拼贴鱼

2.A类学生,要求剪、拼、贴成鱼后,画上水波纹,水草

等,构成有情节的画面;对于B类学生只要求拼贴鱼。教学重难点:1.按几何图形的边缘,剪准剪平整

2.鱼的各个部分位置拼贴准确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鱼的外形特征,鱼有头、身子、鱼鳍、鱼尾巴。引导学生说

出示范图的鱼由哪些几何图形组成,鱼身(正方形),鱼

鳍(三角形),鱼尾(三角形)鱼眼睛(圆形)

二、教师示范教学:将所有图形画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

说用什么来做鱼的哪个部位,复习鱼的几何组成,请学生

上台演示,集体订正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剪、拼、贴成鱼后,画上水波

纹,水草等,构成有情节的画面;对于B类学生只要拼

贴鱼。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五、作业后讲评

六、教后记:

第8时 电视机

(一)(添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2.A类学生,要求长方形的线是直线;对于B类学生只要

类似长方形。

教学重难点:1.画长方形运用直线,尽量平行

2.注意计算机的位置,把电视机放在桌子上,避免把

计算机画的悬起来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猜谜语:

一扇玻璃窗,光线明晃晃。

戏剧他能演,电影它会放。(电视机)

三、出示示范图,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的外形特征和结

构。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先说,教师总结:长方形

就是四条边,对边都是平行的。游戏环节:激励学生能把

线画直,比赛画直线,看谁画的直。在学生能掌握画直线的基础上,加大游戏难度,画一个四边形,要求尽量是直

线,集体订正并评比。

四、教师示范

在长方形内画两个长方形

添上电视机按钮,底座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长方形的线是直线;对于B类

学生画类似直线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七、作业后讲评

八、教后记:学生开始画不直,后来强化要画直,学生都

是很认真在画,最后学生画的都是接近直线的。

第9时 电视机

(二)(添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2.A类学生,要求长方形的线是直线;对于B类学生只要

类似长方形。

教学重难点:1.画长方形运用直线,尽量平行

2.注意计算机的位置,把电视机放在桌子上,避免把

计算机画的悬起来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点学生上台一个个演示,将线画直,里面的线与外面的线平行,加上电视的按钮。

三、教师示范

在长方形内画两个长方形

添上电视机按钮,底座

四、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长方形的线是直线;对于B类

学生画类似直线

四、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五、作业后讲评

六、教后记:学生开始画不直,一个个上台后,强化要画

直,对学生明确要求后吗,学生是在努力达到要求。

第10时 美丽的布贴画(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布贴画,使学生知道布贴画是根据绘画的内

容,选择废旧布料,经过剪、贴的过程完成的。

2.通过学生自己动脑构思,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布贴

的兴趣,培养审美情操。教学重难点:了解每幅画的图意

教学准备:准备一些碎布、浆糊、剪刀等,示范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出示示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知道这些美丽的画

面是用废旧布料,经过剪、贴的过程完成的。这种画叫布

贴画。

三、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四幅画面。

(1)撑船:三位傣族姑娘,在撑小船,她们都穿着漂亮的裙子。

(2)农舍新貌:这幅画贴除了新农村的面貌,农民盖起了

新房,门前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城市风光:这幅画贴出了现代城市高楼大厦平地起,汽车在马路上奔跑。

(4)遥望大海,一个人站在海边,看着那碧波荡漾的大

海,海上有海鸥在飞翔。

四、教师示范

剪贴简单的图形,圆形做太阳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长方形的线是直线;对于B类

学生画类似直线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七、作业后讲评

八、教后记:

第11时 使用剪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拿剪刀的正确方法

2.A类学生,要求剪直线;对于B类学生只要

能正确拿剪刀进行剪纸。教学重难点:1.拿剪刀如何用力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学生操作剪刀,做剪刀操

五个手指伸出来

一二三四五

一和三伸进去

第二手指扶剪刀

一三撑开剪刀

直着剪剪直线

转动手腕和纸剪弧线

比一比,看谁剪得好

三、纠正学生拿剪刀姿势。

四、教师示范

撑剪刀,合剪刀练习。训练学生能够自如的使用剪刀

五、学生练习使用剪刀练习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七、作业后讲评

八、教后记:学生对剪刀操很感兴趣,儿歌话的操贴近学

生的实际,运用的效果较好。

第12时 剪直线和弧线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剪直线和弧线

2.注意使用剪刀安全

3.培养学生手脑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剪直线和弧线

2.能按照要求来剪

教学准备: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做剪刀操,训练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

五个手指伸出来

一二三四五

一和三伸进去

第二手指扶剪刀

一三撑开剪刀

直着剪剪直线

转动手腕和纸剪弧线

比一比,看谁剪得好

三、出示卡片,卡片上画有直线和弧线,学生沿直线和弧

线剪。

四、教师示范

剪刀放平,直着剪剪直线

转到纸张剪弧线

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剪直线,剪弧线;对于B类

学生尽量剪直线,弧线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七、作业后讲评

八、教后记:学生剪直线掌握的比剪弧线好,学生还不太

会使用剪刀剪弧线,还需要多加练习。

第13时 剪三角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剪三角形

2.A类学生,要求自己会剪;对于B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下完成。

教学重难点:1.剪三角形

2.剪平整,是完整的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准备: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做剪刀操,训练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

五个手指伸出来

一二三四五 一和三伸进去 第二手指扶剪刀 一三撑开剪刀 直着剪剪直线 转动手腕和纸剪弧线 比一比,看谁剪得好

三、出示卡片,卡片上画有三角形,学生沿直线剪三角形

四、教师示范

剪刀放平,直着剪剪直线

剪三条边完成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剪三角形;对于B类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七、作业后讲评

八、教后记:剪三条边学生还是剪不直。

第14时 剪长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剪长方形

2.A类学生,要求自己会剪;对于B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下完成。

教学重难点:1.剪长方形

2.剪完整 教学准备:示范图、彩笔 教学准备: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做剪刀操,训练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

五个手指伸出来

一二三四五 一和三伸进去 第二手指扶剪刀 一三撑开剪刀 直着剪剪直线 转动手腕和纸剪弧线 比一比,看谁剪得好

三、出示卡片,卡片上画有长方形和学生的名字,要求学

生不能将名字减掉。学生沿直线剪长方形

四、教师示范

剪刀放平,直着剪剪直线

剪四条边完成五、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A类学生,要求剪长方形;对于B类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六、学生作业,教师指导。重点指导B类学生

七、作业后讲评

八、教后记:开始学生总是看不到老师画的线,我就在学

生的方框里写上学生的名字,学生明白了,不能剪方框里的东西。

第15课 伞(布贴画)

教学目标:

A组:通过本课学习,能认识伞的的基本形状,并选择废旧布料,经过剪贴完成布贴

伞,并能进行适当添加。

B组:通过本课学习,能认识伞的的基本形状,能利用旧布料,经过剪贴完成1至两个

补贴伞,尽量完整画面。

C组:参与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进行简单的剪贴练习。

通过本课学习,锻炼学生手脑协调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A组:认识伞的基本形状,并能选择旧布料,完成布贴伞。

B组:认识伞的基本形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布贴伞。

C组:参与学习,学习使用剪刀剪些简单形状。

难点:A组:在画面中进行适当添画。

B组:剪贴好补贴伞,知道伞的组成形状来进行拼贴。

C组:能剪些基本形。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师范作品,布贴画,剪刀,固体胶

学具:10份16K卡纸,各种颜色废旧布料、10把剪刀、固体胶、10份大小不一的伞图样。教学过程

一、认识伞

1.出示实物,出示花伞,通过观察认识伞有伞面和伞把组

成,伞面是由各种颜色布做的,非常好看。

2.展示图片,欣赏漂亮的伞,打开学生的思路,进行视觉

刺激,建立认知。

二、找伞

游戏激趣,在盒子中找到伞的纹样

A生B生共同参与,多加关注C生,激发C生参与学习兴趣。进一步建立学生认知伞。

三、拼贴伞

出示伞面、伞把,通过观察认识伞面是半圆形,边缘是波浪形的,伞把是钩状的。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伞面,伞把。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根据选择的伞面能选择合适大小的伞把,进行拼摆。教师与学生一起订正。

拼摆结束,教师小结:伞是由半圆形的伞面,钩状的伞把构成。好,现在大家知道了伞的外形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把伞?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废旧的布料,我们就用这些布料来做伞。

四、剪贴伞

1.展示教师作品,引导学生看,剪贴好伞面和伞把贴在卡纸上。

2.教师示范:将伞面的模板放在布上,剪下伞面的形状

将伞把的模板放在布上,剪下伞把的形状

 将伞面和伞把拼摆好后,粘贴在卡纸上

A类学生提高难度,完成剪贴后,进行适当添画。

五、学生作业,剪贴练习

1.学生按步骤进行剪贴练习

A生:独立剪贴,添画时进行适当指导。

B生:让学生明确步骤,重点指导剪贴的方法。

C生:帮助完成练习。

2.在画板上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六、评价小结

1.欣赏同学作品

2.提示评价方法,说说剪贴是否平整

七、教后记:学具太多,学生分不清了。颜色不同意,教师不好发指令,指令不明确,学生也不能跟着一起做。

第16课 伞(布贴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伞的组成,由伞面和伞把组成。

2.知道伞的外形,由半圆形和钩状的图形构成。

能力目标:

1.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训练手脑协调能力。2.使用剪刀剪直线,剪弧线。

3.剪贴好伞面和伞把,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喜爱动手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伞的组成,认识伞的外形,使用剪刀剪直线,剪弧线

教学难点:使用剪刀方式正确,剪平滑的直线弧线,剪贴平整。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师范作品,布贴画,剪刀,固体胶

学具:10份16K卡纸,各种颜色废旧布料、10把剪刀、固体胶、10份大小不一的伞图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切柚子)

二、认识伞

1.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伞的组成是由伞面和伞把组成2.播放图片,提问:这些伞漂亮吗?

三、找伞

1.出示学习袋,组织学生在袋子中找到纸质的小伞。多加关注C生,激发C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玩一玩伞

创设情境1:教师边画边提问:同学们手上都有伞,如果下雨了,我们该怎么办?

创设情境2:教师边画边提问:天晴了,出太阳了我们要把伞挂起来,晒一晒,怎么挂?

四、拼贴伞

出示伞面、伞把,引导学生观察认识伞面是半圆形,边缘是波浪形的,伞把是钩状的。教师出示大小不一的伞面,伞把。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根据选择的伞面能选择合适大小的伞把,进行拼摆。教师与学生一起订正。

拼摆结束,教师小结:伞是由半圆形的伞面,钩状的伞把构成。好,现在大家知道了伞的外形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手工制作一把伞?

五、小练习,练习剪直线和弧线

组织学生做剪刀操,组织学生左手拿彩色纸,手拿剪刀,进行剪直线和弧线练

习。并讲评学生的小练习,直线是否剪的直,弧线是否剪得流畅。

六、剪贴伞

1.播放教师微课视频,引导学生看,教师讲解要点。

将伞面的模板放在彩色纸上,剪下伞面的形状

将伞把的模板放在彩色纸上,剪下伞把的形状

 将伞面和伞把拼摆好后,粘贴在卡纸上

A类学生提高难度,完成剪贴后,进行适当添画。

五、学生进行剪贴,反复播放微课。教师巡回辅导学生

1.学生按步骤进行剪贴练习

A生:独立剪贴,添画时进行适当指导。

B生:让学生明确步骤,重点指导剪贴的方法。

C生:帮助完成练习。

2.在画板上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六、评价小结

1.欣赏同学作品

2.提示评价方法,组织学生讲评

七、教后记:学生贴的技能还需训练,熟练程度不够,学生不敢涂胶,自然作品就涂不好。学生完成情况不错,开始的小练习,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学生还是好好地把直线和弧线剪好。

第17课

叶子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竖线、弧线、圆形等

基本形状与线条,临摹叶子的技能。

2.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状的叶子,学习画竖线,弧线,圆形 教学难点:运用弧线画叶子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树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展示实物,让学生摸一摸,闻一闻,看

一看,教师总结:叶子的形状有椭圆形的,扇形的,桃状的不规则图形,但他们都是对称图形,左右两边

是一样的。

四、教师示范画叶子

用竖线画叶子的中间的叶柄

左右两边画弧线,画出对称的叶子

加上叶子的脉络。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树叶和树干大小合适。树叶

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树叶,这是一个难点。

第18课

叶子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竖线、弧线、圆形等

基本形状与线条,临摹叶子的技能。

2.A类学生要求画两种以上的叶子,B类学生要求一

种叶子。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状的叶子,学习画竖线,弧线,圆形 教学难点:运用弧线画叶子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教师示范画叶子

用竖线画叶子的中间的叶柄

左右两边画弧线,画出对称的叶子

加上叶子的脉络。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树叶和树干大小合适。树叶

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树叶,这是一个难点。

第19课

树叶落下来了

(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临摹树叶的基础上,学习添画树叶

2.A类学生要求画两种以上的叶子,B类学生要求一

种叶子。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懂得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变红了,会从树上落下来。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状的叶子,学习画竖线,弧线,圆形 教学难点:运用弧线画叶子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树叶落下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观

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总结:长在树上,秋天

到了,树叶有的会变黄、有的变红了,会从树上落下

来。

四、教师示范画叶子

用竖线画叶子的中间的叶柄

左右两边画弧线,画出对称的叶子,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树叶大小合适。树叶

画的是否美观。

八、念儿歌

秋风吹,树枝摇,枫树树叶往下掉。

红树叶,黄树叶,片片树叶像蝴蝶。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树叶,这是一个难点。

第20课

树叶落下来了

(二)教学目标:1.在学习临摹树叶的基础上,学习添画树叶

2.A类学生要求画两种以上的叶子,B类学生要求一

种叶子。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懂得

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变红了,会从树上落下来。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状的叶子,学习画竖线,弧线,圆形 教学难点:运用弧线画叶子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教学反思:画弧线的树叶对学生来说很难,如何将这一步分解值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树叶落下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观 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总结:长在树上,秋天 到了,树叶有的会变黄、有的变红了,会从树上落下 来。

四、教师示范画叶子

用竖线画叶子的中间的叶柄

左右两边画弧线,画出对称的叶子,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树叶大小合适。树叶 画的是否美观。

八、念儿歌

秋风吹,树枝摇,枫树树叶往下掉。红树叶,黄树叶,片片树叶像蝴蝶。

得思考。

第21课

美丽的枕套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花纹、图案

来装饰枕套的技能。

2.A类学生能找到中心点,画出对称图形。B类学生

能画出花纹,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美丽的花纹,学习画花纹和图案 教学难点:找对称点画图案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美丽枕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

一看,教师总结:枕套为什么这么漂亮,因为它绣上

了美丽的花纹。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花纹装

饰枕套。

四、教师示范画花纹

先找到对称中心点,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还可以对角装饰

教师示范花纹,花心,花瓣,叶子,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树叶和树干大小合适。树叶

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画弧线的树叶对学生来说很难,如何将这一步分解值

得思考。

第22课

美丽的枕套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花纹、图案

来装饰枕套的技能。

2.A类学生能找到中心点,画出对称图形。B类学生

能画出花纹,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美丽的花纹,学习画花纹和图案 教学难点:找对称点画图案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教师示范画花纹

先找到对称中心点,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还可以对角装饰

教师示范花纹,花心,花瓣,叶子,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树叶和树干大小合适。树叶

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花纹,不敢大胆的运用弧线。今后需要多鼓励和训 练。

第23 课

给盘子装饰花边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弧线、圆形在盘子上

装饰花边。

2.A类学生能找到中心点,画出对称图形。B类学生

能画出花纹,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美丽的花纹,学习画花纹和图案 教学难点:找对称点画图案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美丽盘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

一看,教师总结:盘子为什么这么漂亮,因为它有美

丽的花纹。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花纹装

饰盘子。

四、教师示范画花纹

先找到对称中心点,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还可以对角装饰

教师示范花纹,盘子周边的花纹,中间的花纹,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花纹是否画对位置,是否为对称

图形。盘子花纹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花纹,不敢大胆的运用弧线。今后需要多鼓励和训 练。

第24课

给杯子装饰花边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弧线、圆形在杯子上

装饰花边。

2.A类学生能找到中点,画出美丽的花纹图形。B类

学生能画出花纹,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美丽的花纹,学习画花纹和图案 教学难点:花瓣是难点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美丽杯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

一看,教师总结:杯子为什么这么漂亮,因为它有美

丽的花纹。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花纹装

饰杯子。

四、教师示范画花纹

先画花心,花瓣,叶子

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花纹是否画对位置,是否为对称

图形。杯子花纹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花纹,不敢大胆的运用弧线。今后需要多鼓励和训 练。

第25 课

可爱的小鸭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椭圆形,临

摹小鸭。

2.A类学生能临摹2只以上鸭子。B类学生要求能临

摹出一只。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画鸭子的头,运用两个椭圆形的位置变化,临摹出不

同形态的小鸭。教学难点:鸭子的身体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猜谜语:

嘴像小铲,脚像小扇。

说话唠叨,走路摇摆。(小鸭)

三、播放图片,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实物,让学生摸一摸,看

一看,教师总结:鸭子的头是圆圆的,嘴巴像小铲

子。和椭圆形的身体。

四、教师示范画花纹

圆圆的头,圆圆的眼睛,嘴巴像小铲

椭圆形的身体,再加上翅膀,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小鸭是否画对位置,是否有不同

形态的小鸭。小鸭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鸭子,不敢大胆的运用弧线。今后需要多鼓励和训 练。

第26 课

可爱的小鸭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椭圆形,临

摹小鸭。

2.A类学生能临摹2只以上鸭子。B类学生要求能临

摹出一只。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画鸭子的头,运用两个椭圆形的位置变化,临摹出不

同形态的小鸭。教学难点:鸭子的身体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教师示范画花纹

圆圆的头,圆圆的眼睛,嘴巴像小铲

椭圆形的身体,再加上翅膀,最后涂色。

三、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五、讲评作业。讲评小鸭是否画对位置,是否有不同

形态的小鸭。小鸭画的是否美观。

六、念儿歌:

风儿吹,鸟儿唱

东山出来红太阳,照着一位小姑娘。

辫子短,竹竿长。

赶群小鸭下池塘,喜得小鸭嘎嘎叫。

教学反思:最后学生完成的不错。让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 指正学生的问题,学生画在书上效果就好的多。

第27 课

给小兔、小猫照相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圆形、椭圆

形,临摹小鸭。

2.A类学生能临摹兔子和小猫。B类学生要求能临

摹出一只。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画小猫和兔子的头,运用圆形和椭圆形 教学难点:掌握兔子和小猫的外形特征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熊猫开了一家照相馆,有一天来了两位客人。

他们是谁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前腿短,后腿长。两眼好像红葡萄。

鱼、虾、蛋、肉、都不爱

只爱青菜和萝卜(小兔)

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喵喵喵

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库它放哨。(小猫)

三、播放图片,小兔和小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对比分析下,小猫和小兔外形有什么区别。教师总

结:小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小猫的耳朵是尖尖的。

小兔子的眼睛是红红的,小猫的眼睛像蓝宝石。

四、教师示范画小猫和小兔子

圆圆的头,长长耳朵,红红眼睛,涂色

圆圆头,尖尖耳,长而大的眼睛,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小兔、小猫是否画对特征。小兔

小猫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小动物,不敢大胆的运用弧线。今后需要多鼓励和 训练。

第28 课

给小兔、小猫照相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圆形、椭圆

形,临摹小鸭。

2.A类学生能临摹兔子和小猫。B类学生要求能临

摹出一只。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画小猫和兔子的头,运用圆形和椭圆形 教学难点:掌握兔子和小猫的外形特征 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教师示范画小猫和小兔子

圆圆的头,长长耳朵,红红眼睛,涂色

圆圆头,尖尖耳,长而大的眼睛,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小兔、小猫是否画对特征。小兔

小猫画的是否美观。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信心十足,掌握得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 生仍然不会画小动物,不敢大胆的运用弧线。今后需要多鼓励和 训练。最后学生完成的不错。让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指正 学生的问题,学生画在书上效果就好的多。

第29 课

请小动物进宾馆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圆形、椭圆

形等几何图形,临摹鸡头,小牛,狮子和小猫。

2.A类学生能临摹两种以上动物。B类学生要求能临

摹出一种动物。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画动物的头,运用圆形和椭圆形等几何图形 教学难点:掌握四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能画在小方框内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教学反思:很多同学画的很多个动物的头,学生掌握情况很好。

二、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虎开了一家宾馆,有一天来了一群小动物,大

公鸡、小牛、小猫和狮子。他们不知道住进哪间

宾馆。需要请同学们帮助他们住进这四个房间,由你们来决定。这四个房间分别是1号、2号、3号、4号房。请同学们帮帮他们好吗?今天我 们来学习画小动物。

三、播放图片,小牛、小猫、大公鸡、狮子的照片的 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下,这四种动物外形 有什么区别。教师总结:小猫的脸是圆圆的,大公鸡 的头是长长的,小牛和狮子的脸是方形的。

四、教师示范画小猫和小牛、狮子和大公鸡

圆圆头,尖尖耳,长而大的眼睛,涂色

方形的头,牛角,大大的鼻子和小耳朵

方形的头,鬃毛,吊眼,大鼻子

方形的头,鸡冠,嘴巴和眼睛,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大公鸡、小猫、小牛、狮子是否 画对特征。小动物画的是否美观,是否画在小方框 内。

第30 课

请小动物进宾馆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已学过的圆形、椭圆

形等几何图形,临摹鸡头,小牛,狮子和小猫。

2.A类学生能临摹两种以上动物。B类学生要求能临

教学重点:画动物的头,运用圆形和椭圆形等几何图形教学难点:掌握四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并能画在小方框内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教学反思:很多同学画的很多个动物的头,学生掌握情况很好。摹出一种动物。并能均匀涂色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师总结:小猫的脸是圆圆的,大公鸡 的头是长长的,小牛和狮子的脸是方形的。

四、教师示范画小猫和小牛、狮子和大公鸡

圆圆头,尖尖耳,长而大的眼睛,涂色

方形的头,牛角,大大的鼻子和小耳朵

方形的头,鬃毛,吊眼,大鼻子

方形的头,鸡冠,嘴巴和眼睛,最后涂色。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大公鸡、小猫、小牛、狮子是否 画对特征。小动物画的是否美观,是否画在小方框 内。

第31课

(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剪刀剪圆形、三角形

等几何图形,要求边缘整齐。

2.能运用剪下的几何图形,拼贴成蝉。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几何图形,学习使用剪刀剪竖线,弧线,圆形 教学难点:使用剪刀剪弧线,拼贴蝉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剪贴的不错,只有少部分学生剪蝉剪断了。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播放图片,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教师介绍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 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蝉又名知了酷夏的晚上,蝉在 树上“吱吱”地叫着。

四、教师展示课本中的蝉,让学生说一说这只蝉由哪 些图形组成。按照示范图的样子,将几何图形进行拼 摆。

五、教师示范

使用剪刀剪弧线,直线

剪下的几何图形进行拼摆。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剪贴的是否平整。粘贴的是

否美观。

第32课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剪刀剪圆形、三角形

等几何图形,要求边缘整齐。

2.能运用剪下的几何图形,拼贴成蝉。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几何图形,学习使用剪刀剪竖线,弧线,圆形 教学难点:使用剪刀剪弧线,拼贴蝉教学准备:彩笔,图片,音乐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剪贴的不错,只有少部分学生剪蝉剪断了。

二、导入,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注意力

三、教师展示课本中的蝉,让学生说一说这只蝉由哪 些图形组成。按照示范图的样子,将几何图形进行拼 摆。

五、教师示范

使用剪刀剪弧线,直线

剪下的几何图形进行拼摆。

五、点学生上台一个个的画,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问 题,及时示范,使学生能明白问题所在,集体订正后 学生再改。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不会画的学生,多以鼓 励为主,学生自己动手画。

七、讲评作业。讲评是否剪贴的是否平整。粘贴的是

否美观。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2)

1、考察美术展览的筹备过程。

2、考察美术展览的内容与展览主题、展览名称的关系。

3、考察美术展览的布展方法。

重点:参观美术馆或画廊的最佳方式;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具参观时进行记录的工具,纸、笔、照相机或录像机。

一、引导阶段:

介绍所参观展览的场所、内容和作者,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浏览参观时,应对展览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在整体参观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分别选择参观的主要方向,如具体作品,作品的悬挂方式,作品与展览主题的关系,展览的宣传等。

二、发展阶段:

从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进行考察。包括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从展览的主体策划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作品与主题的关系,展览布置与主题的关系,展览环境设计与主题的关系等等。

从展览的宣传方面进行考察。包括展览广告的设计制作,请柬的设计制作,说明书的宣传制作,宣传报道稿的撰写与发布方法等等。

三、收拾与整理:

由大家推选的几位同学担任即将举办画展的策划人,负责将大家的考察结果汇总,结合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展览文案的准备。

四、课后拓展:

为社区或家长的机关单位进行美术展览或其他展览的策划;为自己模拟设计一个个人作品展览进行策划。

能够使学生有目的的参观美术展览。

将考察的内容与即将举办的画展进行有机的联系。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3)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从走进色彩、寻找色彩、观察色彩和体验色彩中让学生认识和感受色彩的魅力。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来表现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促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3、说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不同色彩引起不同的心理联想和情感体验。

(2)难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色彩情感特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4、说课时安排:本课可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色彩的特性并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里,我将以第二课时作为我的说课内容。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色彩基础知识,所以本课对色彩的产生及原理不作重点介绍。本堂课将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色彩情感的应用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感受体验色彩情感,引导学生发现身边色彩的神奇和魅力。

(2)自主探究法: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热情。

四、说学法:

遵循“学为主体”的原则。(解说):让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由以下五个环节组成。

(一)创设情境,认知色彩情感

首先,我先播放下面这段视频为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播放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威武的国庆方阵再次呈现在我们眼前,最为吸引人的莫过于方阵中绚丽多变的色彩。请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视频中的色彩感受。”根据学生回答,我作出归纳:红色方阵带给我们热烈、喜庆,欢乐的情景,黄色方阵又带给我们成熟的丰收景象。而这样的感觉就是色彩所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情感世界!

(二)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

“什么是色彩的情感呢?”通过设问,引出色彩情感的含义,即:色彩的情感是指色彩能够表达感情,或者说人们观看色彩时所产生的某种情感反应。

接着,我通过展示下面这两张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照片中的红色军服和蓝色军服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色彩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作简要小结:红色的军服给我们青春亮丽的感觉;蓝色的军服给我们清新干练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色彩的情感反应,这种反应是人们通过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和丰富联想而产生的。根据这一理论,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当人们看到红色的时候,会让我们联想到哪些事物呢?”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边总结边展示课件:火红的太阳、熊熊的火焰、浪漫的玫瑰、飘扬的红旗接着我再阐述,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国红”已经成为一个特有的名词和概念,在西方,说到红色就会使人联想到中国。如:红色的灯笼、红色的中国结等都会使我们有一种热烈、喜庆、吉祥的情感体验。

接着,我再通过画面讲授黄色带给我们的联想和情感体验。在众多色彩中黄色是最明亮的色彩,看到黄色我们会一下子联想到柠檬、油菜花以及明媚的阳光。因为黄色的灿烂和辉煌,画家梵高笔下的向日葵才显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和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播放梵高《向日葵》)黄色还是古代皇帝的专用色,无论是龙袍还是皇宫,都给人金碧辉煌的贵族气质。此外,黄色又是引人注目的色彩,交通标志上的黄灯、学生的黄帽子都给人警示危险和体现注意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我将对红色和黄色作一个小结:这两种色彩会让我们联想到火焰、阳光等事物,而这些事物又给我们温暖的感觉,所有我们将这类颜色称为是暖色。“那哪些颜色是冷色呢?”通过学生讨论回答,引出蓝色。

蓝色通常会让我们联想到碧蓝的大海、湛蓝的天空以及无边无际的宇宙。蓝色会给我们凉爽、沉静、理性的色彩情感体验。医学家曾发现:当高烧狂躁的病人住进这样的蓝色调的卧室时,情绪会很快稳定下来。此外,清冷的蓝色调也常常是画家笔下钟爱的色彩,如这幅毕加索蓝色时期的《悲剧》则带给我们悲凉、贫苦、惨淡的情感体验。

以上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了解了红、黄、蓝这三种色彩在不同方面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学生已经对色彩的情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将让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出橙、绿、紫这三种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然后我通过下面的表格总结出本节课的内容:(课件展示)

以上都是我们讨论的有色系的内容,除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种色彩,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偏爱的颜色,请几位学生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并说出理由。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再次总结:据说对于不同颜色的喜好还能代表不同的个性呢:比如说喜欢红色的人热情、果断、勇敢,性格比较外向;喜欢蓝色的人冷静、沉默、忧郁,性格比较内向。

(三)综合练习,表现色彩情感

这一过程主要是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我将布置以下作业内容:

1、给自己的房间设计一种你喜欢的色调(事先给出素描设计稿);(学生作业展示说明)

2、选择下面任何一个成语用色块来表现你内心的感受。(作业展示)(花红柳绿、骄阳似火、霜天红叶、冰天雪地)

(解说)作业的设计是从易到难,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做出对应的选择,目的是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评价交流,体验色彩情感

为了充分体现多元综合评价的内涵,我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典型作品,教师点评。(展示几张学生作业)

(解说)色彩情感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点评时我会鼓励学生自己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多肯定和激励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后拓展·深化色彩情感

(边解说边展示课件)课后建议学生从味觉、嗅觉多方面联想中找出色彩在各个方面带给我们的心理感受。

作业形式:让学生尝试用剪贴、电脑绘画、版画等创作方法;

我们的美术课,不是要培养画家和大师,关键是能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有所审美收获,身心能够得到愉悦体验,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才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标。

六、课堂总结,升华色彩情感

请同学们问一问自己——你为你的人生选择什么样的色彩,你又该如何舞动这缤纷的色彩呢?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多彩的学习生活》第二部分:《校园伙伴——人体的结构与比例》。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在于立足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培养学生对校园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校园生活的热爱。本课“校园伙伴”单个人物写生,是为后面“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这一课题作美术知识技能储备。

学情分析

学生能以线条的方式进行绘画表现,但在本课之前,对人物速写知识所知甚少。有1/3学生刚从乡下来到我校就读,包括县内的学生,在小学大多老师并没有给他们上过“三停五眼”。故本课决定分解成四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物头部的比例,观察人像头部特征,感受优秀作品中线条的表现,然后临摹老师黑板头部画或者根据人物摄影图片作写生(尝试),第二课让学生了解人体不同姿态的比例,学习“活动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头像比例,进行头像绘画练习。

2、学会写生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和造型能力。

3、兴趣点:观察表现性格特征各异的同伴。

4、通过人物头像写生练习,感知人物头像的脸部表情和特征,体验生命的可爱!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的观察方法,提高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改变不正确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

教学过程:

一、通过摄影与绘画导入:(板书课题)(6分钟)

1、欣赏各种人物的不同表情特征(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男女老幼“不同伙伴”的特征。)

2、欣赏学生和老师的速写人物画、艺术大师的人物速写作品。

让学生谈感受(主要是绘画中,对线的艺术感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各个大小伙伴的相貌,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具有独特的肖像特征,并敢于在观察的前提下学习艺术大师及老师的绘画方法和技巧去表现具体的人物形象。】

二、人头比例学习(10分钟)

放人头比例示意图像

学生活动:

1、让一个同学上讲台,班长以此同学做模特,带领全班同学做 “手量一半”(是眼睛部位)及“手量三停”操。(左手掌平盖于头顶,右手掐指量)

2、让每小组分别推荐一名同学上来画找头部一半的位置。

3、另派一名同学上来画找出“三停”的位置。

(让全体学生在下面观察发现,并找对错。)

4、请一个同学上来当模特,让全班同学观察模特和老师的“五眼”是否一样?

师生活动

1、教师同学共同总结出绘画观察的方法和步骤:(型先大后小,线先长后短……)

2老师在黑板画出一正面人物头像(师在黑板上演示绘画过程,让学生看着并与师共同说出绘画步骤。)

【设计意图:以游戏操的方式和老师演示,让学生加深对人头比例的理解和绘画步骤的认识,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概括人物头像,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能力。】

四、作业练习(18分钟)

1、学生临摹老师画的人物头部像。

2、照课本人物图片或自己及同学校卡头像绘画。

【设计意图:因学生绘画人物基础差,第一课时以临摹的学习方式完成作业较好,基础好的方画同学的照片。关注伙伴,学会观察方法后为下一节写生作必要的储存形象准备。】

五、作品展示(3分钟)

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5)

为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通过对本册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特作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三)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6)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一、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创设气氛,触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是一些中外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丰富多样,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凝聚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新课学习。

师:艺术是否包括美术?在自然界里,是先有艺术,还是先有生命?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生命?

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了解艺术是否有生命,就得从远古时代的艺术作品去欣赏。在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教师展示课件《野牛》,让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发现过程,然后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墙壁上画一头健壮的野牛?野牛是否有生命力?

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健壮的'野牛富于生命力,原始人在洞窟中进行艺术活动有着更为严肃的目的,这种活动是一种祈求狩猎串收的“仪式”,他们相信画在洞窟壁上的野牛有一天会变成活的猎获品,或者希望下一次行猎的时候会取得成功。

教师展示课件《稷神崇拜图》,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始人要在岩石上刻上植物人面形?原始人刻的植物人面形是否有生命?

教师接着展示课件——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造亚当》,通过交代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精神,再让学生描述作品的内容,讨论作者描绘的“亚当”是人还是神?是否有生命力?

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的描绘,表现出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人获得生命力的渴望。

教师又用课件展示了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请学生谈谈作品表现的内容,理解维纳斯的象征性,即维纳斯同样也具有生命活力。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原始社会和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的区别,教师用课件展示:

教师小结: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大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三、发展阶段。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艺术活动能否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生命与自然有什么关系?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依次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红蓼白鹅图》、《溪山行旅图》、《擒兔图》,教师围绕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方法、内容、特色、意境进行描述。

再用课件,让学生依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孟特方丹的回忆》、《神奈窜川浪图》、《运草》,同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风景画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1、课本所举的美术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形象?

2、哪些形象是与生命有关的自然形象?

3、这些有生命的形象生活在哪里?

4、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哪里?

5、物种的生命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

教师展示课件:

有生命的物种形象——动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

艺术形象来源于——客观自然。

教师小结:自然与人的生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的存在。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精神的慰藉。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时,自然又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四、深化阶段。

师: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是有生命的,又都是自然的一部分。生命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相融的。那么生命与自然是如何相融的呢?让我们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体会。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炼丹台》,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作品采用什么形式表现?作者登上黄山炼丹台有什么感受?“人疑世外仙”是什么意思?

通过欣赏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画面中的情景交融,即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意境。

2、展示课件,欣赏风景画《岩石的静观》,从作品的主要景物、特色、意境等方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把顽强的生命力、坚毅的性格与岩石联系在一起。

3、展示课件,欣赏外国风景画《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自然景物有什么区别?体现出画家的什么情趣?风景画与山水画在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山水画——寄物抒情,物我合一;风景画——借助色彩揭示主观世界。

4、展示课件,依次欣赏中国花鸟画《玉兰黄鹂》、《群虾》、《雨点》,看看作者如何通过花鸟画作品,把生命与自然融合起来。教师简单介绍花鸟画和“工笔”、“写意”两种绘画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讨论:花鸟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有生命?是否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花鸟画的特点是什么?画家通过什么方法 使自然与生命和谐交融?

5、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6、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人到自然中,把自己的感受与自然联系起来,就会使生命与自然和谐相融。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作品的欣赏,大家明白了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的审美对象,生命与自然通过审美创造和欣赏达到和谐统一。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艺术家永恒关注的主题。

五、课后拓展。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自然与生命的认识,从网上查找资料, 谈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如何保护生命?为什么说生命与自然和谐 交融,是艺术家普遍关注的主题?

本课需要教师在理论上的引导和讲解比较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点进行高度的概括,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为了能让学生很快地接受这些复杂的理论,我首先以多媒体课件播放世界名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接着以人类童年时代和中世纪的艺术作品进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原始人从事艺术活动的真正目的,引起了学生对原始艺术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进行审美体验。中世纪的艺术是借神话题材赞美人的生命,洋溢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在讲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深入讨论,从而明白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进行艺术创作也离不开自然的道理。让学生体验感悟生命与自然在美术作品里是怎样和谐相融的,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围绕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领悟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书本的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拓展教学的内容。例如,让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出如何保护自然与生命的问题。同时,力争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探索,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和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7)

教材分析:

人美版美术教科书第十六册以《敦煌莫高窟》为教学的出发点,并联系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能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及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认识敦煌艺术中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致和爱国热忱。

教学难点:

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

教学手段采用:

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组织教学,诱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的四大石窟艺术。

2、学生回答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石窟中彩塑和壁画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

教师提问: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谈谈你对它们初步感受(考查直观感悟的能力)、欣赏、评述。

学生回答:纷纷对彩塑的外在形象谈看法。如身姿显得较丰腴。耳垂都较大,神色都较慈祥等,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比较流畅。

3、幻灯出示课题——敦煌莫高窟

二、新授

1、学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

(通过学生自主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关系,以及石窟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过程。)

此环节学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识信息:

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肃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南北长1680米,高50米。

B、发展过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引入乐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C、艺术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与准备材料,进行探讨交流和总结。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验证学生们的探究结果。

2、分析讨论:敦煌艺术中建筑、壁画、雕塑的整体特点,升华对传统艺术的情感。(师生互动完成)

建筑: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

壁画: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雕塑: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学生活动:结合课前预习,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敦煌艺术特点,谈出自己认识和感受。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的谈话,进行补充讲解。同时渗透和强化我国优秀美术传统的历史渊源和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3、结合欣赏归纳几个重要时期的主要艺术特色,理解敦煌艺术,全面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强化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深化爱国思想。)

教师活动:用幻灯片出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类敦煌艺术形式(以壁画、雕塑为主),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尝试归纳其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讨论、探究不同时期敦煌艺术的特色。

a、北朝时期:共有36个,窟形主要是禅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圆塑和影塑两种,壁画内容有佛像、佛经故事、神怪、供养人等。塑像体态健硕,神情端庄宁静,风格朴实厚重。

b、隋唐时期(重点探究分析):现存洞窟有300多个。塑像都为圆塑,造型浓丽丰肥,风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现了前代所没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组合多为七尊或者九尊,壁画题材丰富、场面宏伟、色彩瑰丽,美术技巧达到空前的水平,内容主要有佛像、经变、佛教史迹、佛教故事和供养人等。

c、五代和宋:这一时期的洞窟现存有100多个,多为改建、重绘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坛窟和殿堂窟。

d、西夏和元代: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西夏修窟77个,多为改造和修缮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画雕塑基本都沿袭了前朝的风格。

教师活动:结合以上内容对学生讨论进行点评和补充。

学生活动:分组探究,交流成果。

4、敦煌艺术中彩塑艺术及壁画艺术的赏析。

(丰富学生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美术传统的艺术特色的理解。结合讲解有关故事,创设互动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九色鹿” “尸毗王”、“经变”、“本身”“佛传”故事。)

教师可通过课堂调查的形式引导个别学生给大家将与之相关的故事,但要注意把握时间。

教师在讲述中要注意选择造型生动、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作品,使学生易于接受,且易于比较,避免面面具到。

教师活动:幻灯展示典型图片,讲解升华。答惑。

学生活动:讲自己知道的相关故事或聆听他人讲故事,并把自己不懂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5、藏经阁的发现和失窃历程。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教师活动:幻灯展示以上内容,引导学生列举与之相似的例子,同时进行德育渗透:爱国爱传统。

学生活动:例举、谈感受,并谈一谈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教师小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美术的重要宝藏之一,也是世界佛教的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相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将会一直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作为中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还要珍爱和学习我国传统艺术,并立志保护和发扬我国传统艺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刻苦学习,为振兴我们伟大祖国而努力奋斗。

课外拓展:

1、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在课外搜集有关敦煌艺术的图片、视频、资料和相关事件等,并将你的收获和感受与大家分享。

2、对有关敦煌莫高窟中文物的流失状况做一调查,并以总结或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

教学反思:

本课知识容量大,学生对内容也比较陌生,因此,学生的课前准备相当重要,特别是资料的收集,应在课前做适当指导和安排。

上课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内容的典型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等特点,结合学生的探究过程,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渗透德育,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升华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这样以来,看似轻松活泼的双边活动,却比任何一种说教更为深刻,更教育人!其德育教育的效果实在令人震惊。

另外,在课堂双边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应尽可能的深化学生的探究过程,采取分组、竞答、整合思路等多种形式,课堂效率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七年级美术说课稿和教案(篇8)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优美的校园》,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选自湖南美术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第一章《优美的校园》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绘画应用领域。本节课内容有两个活动。

活动一:学习与研究——透视法。其主要内容是:透视知识的学习;

活动二:写生与表现必备的造型基础之一。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如在小学时学生主要以平面画为主,进入初中后开始学习立体画。刚开始接触时学生的空间思维可能难于转变,有部分学生思维会停留在平面里,通过实物观察后会有所转变。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透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空间表达法,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法来表现校园的空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总结和运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透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学会运用透视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表现校园的空间之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特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视的规律、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表现空间的变化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美术的兴趣。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透视学,透视知识的学习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和理性,学习的难度较大。如果还是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困难,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三个活动,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结合教师的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以便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表现能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反馈应用。

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通过一个提问——黑板是什么形状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因为学生会觉得奇怪“黑板不是长方形的吗?老师怎么会提这么简单的问题?”接着进行活动一:

让几位学生通过对黑板正面和侧面的观察并讨论,了解到黑板会由于空间的变化呈现出梯形的形状,即原本相等的两条边会产生“近大远小”变化来引入本课的主要内容——透视

(2)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得出结论

活动二:

探究第1个问题“透视”现象。播放幻灯片:当我们站在宽阔的马路上,放眼往远处望的时候,马路两边的景物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学生观察很容易得出结论:马路越来越窄;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小,越来越密;行人、车辆越来越小,越来越密。看到物体时产生的这种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现象就叫透视现象。

探究第2个问题“平行透视”及其消失规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什么是平行透视以及它的消失规律。

探究第3个问题“成角透视”及其消失规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理解:什么是成角透视以及它的消失规律。

(3) 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活动三:

把学生分成三部分,坐在教室中间的小组运用平行透视法对讲台上的正方体实物进行描绘,两边两小组运用成角透视法对讲台上的正方体实物进行描绘。

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深化透视知识的学习。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也许可以根据透视规律来画出正方体,但许多学生画的正方体会出现倾斜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把竖直线画得不垂直于视平线。此时可以启发学生:这与如何写字端正是一样的道理。

(4)作业展示

展示学生作业进行对比并进行点评。

(5) 小结——拓展

针对本课内容进行设计了三个问题

你学会了什么?

你的体会是什么?

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课后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课后同学们可以用透视法来描绘我们的校园,如教室、操场等。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