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热门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1
主题分析: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美丽的花坛旁边有人们丢弃的果皮,穿着时髦的阿姨会随手丢下用过的餐巾纸,这些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对待生活的态度。毕竟,幼儿期的孩子在行为上还处于他律阶段,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别人这样做,他们也会这样做。作为老师应该用各种方式让幼儿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要让幼儿明白不文明的行为对我们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周围以及班级环境,关注自身的生存空间,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成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者、执行者,并将良好的习惯泛化到周围人身上,从中找到快乐。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本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班级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能共同协商制定班级规则,并用绘画的方式表征。
2、发展初步的责任感。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确定了活动的重点难点,才能在活动组织中有的放矢,所以活动的重点难点确定为:遵守班级公约,形成爱护环境的初步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每组一张较大的纸,每位幼儿一支笔,一张可写班级公约的大纸。
2、位置略低的空白墙壁,作为班级公约主题墙。
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我们贯彻新《纲要》提出的“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并且尽量体现“细”和“近”的基本原则,从幼儿接触的家庭环境、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环境讲起,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认识环境不好对人的危害。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活动中我较多地采用直观教学法、观察法、提问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
《规程》中所说:“要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通过观察、谈话,讨论等方法,理解教学内容,解决重难点。
活动流程:
这次活动以“谈话导入——观察讨论——协商合作——延伸活动”为主线,具体的活动过程为:
1、请幼儿说一说劳动后的体会,倡议幼儿建立班级公约。
2、教师与与幼儿一起协商建立班级公约。
(1)讨论:活动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洁?小朋友怎样做才能保持整洁?
(2)幼儿分组绘画,逐条把公约画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有人画,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师帮助各组将制定的“班级公约”张贴到黑板上,每组请一名幼儿介绍,第一组介绍完后,其他组介绍时,如有与第一组内容重复的就画掉,内容不一样的就保留。
(4)形成班级公约。
教师与幼儿协商,以第一小组内容为主,其他组内容作为补充,所有内容合起来形成“班级公约”。
3、教师带全班幼儿一起承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觉遵守班级公约,做一名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4、活动延伸
完成班级公约,制定保护环境宣传画,张贴在幼儿园合适的地方。
活动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同学们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超市购物活动场景,1—10的数字卡片若干,音乐,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听音乐开火车到超市,瞧,我们已经来到了数字超市,你们开心吗?
2、在情境中体验、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
(1)提问:数字超市都卖什么东西?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
(2)它们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3)小结:两两一排,有的都能找到好朋友,有的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那像这样两个一排,有一个找不到好朋友的数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13579
而两两一排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246810
10以内有5个单数,5个双数。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3、让幼儿亲自操作材料感受单双数的不同。
(1)准备3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涂卡中区分单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
(2)进一步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以及规律。
4、游戏:抱一抱
(1)规则:教师出示1—10中的任意一个数字,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的动作。(单数——自己抱一抱,双数两个人抱一起)
(2)游戏反复进行,教师不断变化数字,期间问幼儿自己抱住自己或两个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5、玩火车游戏开出超市。
(1)给每个幼儿的手臂上贴上1—10中任意一个数字
(2)小朋友玩的好开心,开上火车回家吧,单数数字的小朋友跟着杨老师回家,双数数字的小朋友跟着王老师回家吧!
活动反思:
总之这节课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幼儿对单双数的'定义还是完全理解的,通过幼儿的操作体验运用多种感官,引导幼儿发现了单双数是相邻的,10以上的物体,区别单双数也知道如何去区别(两个两个地圈数看有没有多的,有就是单数,没有就是双数)
在操作活动中,由于幼儿年龄小,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少数幼儿动作较慢,在此环节可能耽误时间有点长,所以我省去了一些游戏,在以后的生活中,我逐渐安排了一些与单双数有关的游戏:
(1)如课间活动我和小朋友一起玩了《手拉手》的游戏,让幼儿知道了10以内的物体如何区别单双数。
(2)在做操排队时和幼儿一起区分每队幼儿人数是单还是双数。
(3)给幼儿分吃饼干时,我让幼儿数数是单数还是双数,(4)户外活动时,我请每个幼儿捡一堆树叶,然后两片两片地分,看看谁的是单谁的是双等等。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愿我们每个人都做个有心人。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3
一、活动目标
认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能正确区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通过操作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能正确区分单数和双数。
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三、活动准备
1-10 的数字卡片若干。
苹果、梨子等实物若干。
操作卡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一个苹果,问幼儿:“这是几个苹果?” 引导幼儿回答 “一个苹果”。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幼儿:“现在是几个苹果?” 引导幼儿回答 “两个苹果”。
(3)教师小结:一个苹果是单数,两个苹果是双数。
认识单数和双数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1-10,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这些数字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引导幼儿说出 1、3、5、7、9 是单数,2、4、6、8、10 是双数。
(3)教师小结:像 1、3、5、7、9 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像 2、4、6、8、10 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正好数完的数叫双数。
操作活动
(1)教师出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单数的苹果涂上红色,把双数的苹果涂上绿色。”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并进行点评。
游戏活动
(1)教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单数和双数找朋友’。”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找到相应的朋友。如果数字是单数,就找到单数的朋友;如果数字是双数,就找到双数的朋友。
(3)教师先示范游戏一次,然后请幼儿进行游戏。
(4)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单数和双数。
(2)在区角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一步巩固对单数和双数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实物导入、认识单数和双数、操作活动、游戏活动等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在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操作和游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也注重对幼儿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幼儿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不足之处在于,在操作活动中,部分幼儿对单数和双数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在游戏活动中,个别幼儿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4
一、活动目标
1. 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Hello”,并能用不同的语气表达。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模仿能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感受友好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 录音设备,录制不同人说“Hello”的声音。
2. 一些小礼物,如贴纸、小糖果等。
3. 彩色卡纸若干,剪成圆形,上面写有“Hello”。
三、活动过程
1. 听声音导入
(1)教师播放录制好的不同人说“Hello”的.声音,让幼儿仔细听。然后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Hello”。
(2)教师再次播放声音,让幼儿模仿不同的语气说“Hello”,如高兴地说、温柔地说、大声地说等。
2. 学习“Hello”
(1)教师拿出写有“Hello”的圆形卡纸,向幼儿展示并介绍这个单词。然后带领幼儿一起读“Hello”,并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加深记忆。
(2)游戏“找卡片”。教师将圆形卡纸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去找。找到卡片的幼儿要用“Hello”和大家打招呼。
3. 互动环节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幼儿互相用“Hello”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名字。
(2)教师可以在小组间巡回,观察幼儿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 活动总结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不同语气的“Hello”的表达方法。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并发放小礼物作为奖励。
四、活动反思
优点:
1. 利用录音设备播放不同人说“Hello”的声音,丰富了教学资源,让幼儿感受到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2. 通过游戏和互动环节,增强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模仿能力。
3. 小礼物的发放激励了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加投入。
不足:
1. 在互动环节中,可能会有个别幼儿不愿意参与或者表现不积极。下次可以更加关注这些幼儿,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鼓励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
2. 活动时间的把控还可以更加精准一些,避免出现时间过长或过短的情况。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5
设计意图:
上中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孩子们慢慢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在家里从来不做事的“小宝贝”,开始慢慢学会了自己叠衣服、给菜地浇水等等。可是有一天孩子们无意中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奶奶不让我干活,她说我太小了!”琦琦懊恼地说。
怎样帮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呢?我设计了这节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萌发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表达的情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3、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愿意主动地为自己、为他人服务。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别说我小》儿歌课件、地上杂乱地放有多种玩具,人物图片几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整理地上散落的玩具。
2、说一说:小朋友们都慢慢的`长大了,你们现在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在家里、在幼儿园里)
3、看课件,学习儿歌。
①提问:听一听,明明对谁说话了?
②提问:明明对妈妈说了什么?对爸爸说了什么?对奶奶说了什么?对爷爷说了什么?
③学说儿歌。
4、在理解儿歌的基础上尝试仿编儿歌。
提问:你还想对妈妈说什么?对爸爸说什么?对奶奶说什么?对爷爷说什么?
活动延伸:
尝试用写信或绘画的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活动反思:
只要在活动中本着“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我相信,幼儿一定会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活动的快乐。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唱歌,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
2、能主动与人打招呼,培养主动与别人交往的.态度。
3、熟练地用“我是……”介绍自己的名字,能大胆清晰地表达。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提问:
1、小元在幼儿园认识了许多小朋友,你认识了哪些小朋友?
2、怎么样和好朋友打招呼?
二.请个别幼儿示范不同的打招呼
教师与幼儿用不同方法打招呼
三.歌曲(Hello)
1.教师边唱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2.师友一起唱歌边做相应动作
3、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边唱歌边做相应动作,唱完歌曲好朋友相互拥抱。(交换好朋友)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通过肢体动作让孩子更快地熟悉歌曲,孩子们很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我通过跟好朋友挥挥手、握握手、拥抱等,增加孩子们之间的情感。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7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Hello”的含义,并能正确发音。f215.cOM
2. 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交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兴趣,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各种动物头饰若干。
2. 写有“Hello”的卡片。
3. 布置一个小动物聚会的场景。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布置好的小动物聚会场景,告诉幼儿今天小动物们要举办一个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师扮演小兔子,用“Hello”和幼儿打招呼:“Hello, little friends! Welcome to our party!”引导幼儿回应:“Hello, rabbit!”
2. 学习“Hello”
(1)教师拿出写有“Hello”的卡片,向幼儿介绍这个单词的发音和含义。然后带领幼儿一起重复“Hello”,并通过不同的声调来练习发音。
(2)教师让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教师走到每个幼儿面前,用“Hello”和他们打招呼,幼儿要用自己扮演的动物的声音回应。
3. 角色扮演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如在森林里、在花园里等,然后用“Hello”互相打招呼并进行简单的对话。
(2)教师巡回观察,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 活动总结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Hello”的重要性和用法。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并鼓励其他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四、活动反思
优点:
1. 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交能力,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活动准备充分,各种动物头饰和场景布置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不足:
1.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部分幼儿可能会因为不熟悉角色而表现得比较拘谨。下次可以提前让幼儿熟悉一下各种动物的特点和声音,以便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2. 对幼儿的发音指导还可以更加细致一些,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错误,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8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生活在优越条件下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有没有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关爱,有没有感受到成人的忙碌与辛苦呢?于是,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方式让孩子们关注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感受成人的无私的爱。活动通过谈话感受,看同伴的录像,让孩子们学会关注他人、体谅他人、关他人并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扩展到对其他人的关爱并尝试伸出爱的援手(如;身边的亲人、同伴、老师……)。我相信,孩子们不仅懂得是“索取“含义,而会更加领悟“回报”的珍贵,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验人间最美的情感。也是在真挚情感的感召下激发了孩子心中的善良与仁爱。
活动目标:
1、乐意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统计表图片若干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你知道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他们工作辛苦吗?
2、尽管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但是他们下班以后回到家里能不能马上就休息呢?为什么?
3、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工作,还要给我们洗衣服,做饭,做好多家务,还要陪我们玩,给我们讲故事,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怎么样就能让他们不那么的累?你能帮助他们干什么?
二、统计小朋友会做的事情。
1、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班的两位小朋友都帮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
2、你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事情呢?
3、请把你会做的事情,用图片表示出来。
4、将小朋友会做的事情,用统计表表示出来。
三、说儿歌《别说我小》
有一首儿歌就是夸我们小朋友会做很多事情,说我们真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小帮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四、制作评比计划表
1、我们说了这么多会做的事情,可是小朋友们能不能真正地做到呢?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坚持,这样才能做好!谁来告诉大家,你在这一周里准备帮家里人做那些事情?(你只要选一到两种会做的事情,而且能坚持做下去就好)
2、为了鼓励和记录小朋友当小帮手做的事情呢,老师制作了一张表,你可以在左边写上你的名字,中间一格画上你要在这一周内当小帮手要做的事情,最后一格里是妈妈或者爸爸对你当小帮手的'评价。请小朋友在下周一的时候交回来,我们互相看一看,比一比,谁在家里做小帮手做的最好。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第一环节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但是这样往往会只停留在表面的说教,而加入了“统计表”环节后就把孩子交流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并且通过DV形式的记载,激发孩子自己做事情的愿望,然后通过整理教室来满足幼儿实践的感受。当孩子们分享各自的“成果”时都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与自豪。同时,活动中得到了家长由点到面的支持以及活动的延伸,需要老师不断的努力,这也是我深切的体会。不足之处是在让幼儿做统计表时,由于时间关系,没有顾及到每一位幼儿,如果在后面的环节能补充进行就比较完善了。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交警工作的重要和辛苦,激发对交警的尊敬之情。
2、理解交通警察手势信号的意思。
3、学习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能随音乐协调地表演律动。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能随音乐协调地表演律动。
难点:左转弯手势中的连续动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一)请家长在接送幼儿的途中,引导幼儿观察交警指挥交通的手势
(二)观看交警工作的实况录像
(三)将交通指挥手势图投放在区域中,并了解幼儿已掌握的手势
二、物质准备:
(一)教师身着交警制服,扮演女交警
(二)交警在夏天和冬天指挥交通的录像;左转弯手势图;多媒体音乐
(三)小交警帽人手一顶
(四)交通手势图片四组
【活动过程】
教师总结:我们工作的`地方在马路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指挥交通,保证道路畅通,让车辆安全行驶,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一)观看录像,进一步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请幼儿观看录像,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觉得我们交警的工作怎么样?
教师总结:对,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们交警都坚持认真的工作。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我们保证了道路通畅和人们的出行安全,心里也很快乐。
(二)学习简单的交通警察手势信号
1、说一说知道的手势信号提问:小朋友们,在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我们交警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呢?
昨天,我给小朋友看了交通警察手势信号图,谁记得有哪些手势信号?(幼儿说出动作,教师示范)看我指挥交通的时候神气吗?你愿不愿意跟我学习指挥交通?
2、幼儿自主学习出示交警指挥手势图,依次介绍直行、停止、减速慢行信号及意义。请幼儿分组自主学习,老师个别指导。
3、纠正动作刚才小朋友都学的特别认真,你们做一做,让我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学会了。教师喊口令,请幼儿做手势,并及时纠正、练习。
4、一起研究学习左转弯手势大屏幕出示左转弯手势,与幼儿一起来学习左转弯手势的做法。
(三)跟音乐做律动
总结:小交警表现都很棒!你们不光要学习交警不怕苦,不怕累,还要遵守交通规则,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三、结束游戏:《小司机》
模拟交通指挥现场,(播放音乐)小司机握好方向盘,教师根据小司机的行驶动作(方向、快慢等)向幼儿发出不同手势信号。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轮流扮演小交警指挥交通。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我把它定位为综合活动,是因为在这个活动中,不仅让幼儿能够欣赏音乐,并能通过音乐表演律动,而且还初步了解到了一些关于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动作,一举而多得。以前发现男孩子不是很喜欢上音乐活动,在活动中没有女孩子积极,但是通过这节音乐活动,有了男孩子们喜欢的交通警察,而且还学习和了解了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动作,并且跟老师一起学习动作,充分调动了男孩子们的积极性。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把动作连起来表演律动时,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音乐还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总是需要教师的提醒做下一个动作。所以在下次进行这个活动时,要是能加入图谱,就能更有效、直观的帮助幼儿表演律动了。
2024幼儿园教案反思 篇10
一、活动目标
认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能正确区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理解其概念。
难点:能正确区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三、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 1-10。
苹果、梨子等实物若干。
操作卡片若干。
四、活动过程
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数字卡片 1-10)
(2)师:这些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好朋友是谁呢?
认识单数和双数
(1)师:现在老师要把这些数字宝宝两个两个地分分组,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呢?(教师将数字卡片两个两个地分组)
(2)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有的数字两个两个地分完后没有剩余,有的数字两个两个地分完后还剩下一个)
(3)师:两个两个地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数字叫做双数,两个两个地分完后还剩下一个的数字叫做单数。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单数和双数吧。(教师带领幼儿认读单数和双数)
游戏巩固
(1)游戏 “找朋友”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 “找朋友” 的游戏。老师会出示一个数字宝宝,请小朋友们找出它的好朋友。如果这个数字是单数,就找一个单数做朋友;如果这个数字是双数,就找一个双数做朋友。
(2)游戏 “送水果”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要送给小朋友们。但是呢,这些水果要送给单数宝宝或者双数宝宝。老师会说出一个数字,请单数宝宝或者双数宝宝来拿水果。
操作活动
(1)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拿出操作卡片,把上面的数字分成单数和双数。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幼儿完成操作活动。
活动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知道了两个两个地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数字叫做双数,两个两个地分完后还剩下一个的数字叫做单数。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 10 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在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和操作活动中。但是,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认识单数和双数的`概念时,部分幼儿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