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系列11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11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长津湖战役观后感(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1
10月3日晚上,我和好友来到电影院观看我国庆档的第二场电影——上映三天,破13亿的电影《长津湖》。期间,我多次热泪盈眶,几度哽咽,心中充满了对抗美援朝中牺牲烈士的n的多次方的敬畏和怀念。
《长津湖》讲述了发生在71年前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义无反顾的奔赴朝鲜作战,他们凭借超乎寻常的战术和过人的意志,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殊死对决。孰优孰劣,一眼可见。可最后,我们为什么能打赢?因为意志不可战胜,中国军人不可战胜。
剧中吴京饰演的七连连长务千里,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带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回家,准备为年迈的老父母盖一间房子。原本以为再也不用打仗,可以孝敬父母了的他,却连夜收到部队要他结束探亲,天亮就归队的命令。
剧中令我最感触的,是59师177团2营6连奉命固守“死鹰岭”高地的故事。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打响。59师117团2营6连奉命故受“死鹰岭”高地,因为这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长清湖地区海拔1000至2000之间。这时恰好是50年不遇的寒冬,夜间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40多度。
然而,“死鹰岭”阻击战的第二天,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六连防守的阵地上没有开火,敌人与“死鹰岭”下顺利逃走。他的好朋友部队派人到阵地上查看情况。他们看到六连阵地上战士们手持步枪,机枪,面对他们防守的山口,有的举起了手榴弹,随时准备投出,但是一个个无声无息。此时,他们经过一夜的严寒,已经全部被冻死在阵地上,成了一个个冰雕。美国士兵也被彻底震撼了,他们脱下军帽鞠躬行礼,向可歌可泣的“冰雕连”致敬。发出感慨称:这是一支无法战胜的队伍。
战役结束后,毛泽东曾致电志愿军总部:“第九兵团因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之多,中国人民对此极为怀念。
片尾字幕写:纪念这场战役中的十九万中国志愿军烈士。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怎能不让人泪流满面。
记得一篇文章写到: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所以说,别说战争跟你没关系,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何其有幸能生在今日和平的中国,铭记历史,不忘使命,砥砺前行。
山河无恙,军魂不朽。向殊死保家卫国的英烈们致敬!你们的精神值得被永远铭记!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2
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爸爸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眼睛。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些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家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取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算是在为祖国分担。未来的中国,就一定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时代。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3
在老师的推荐下,10月5日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
电影《长津湖》以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
影片中有些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的女儿问我“为什么要打战,就不能不打吗”其实战总是要打的,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下一代人!
还有一段场景,战斗中,军人们身处近零下40度的低温,身上却穿着极薄的`冬衣,连土豆都吃不上,然而却依然坚持战斗,并取得胜利。这种精神令我感慨不已,在战役进行中,志愿军战士宁可冻死,也不后退半步,当美军冲破防线走到阵地前时,看到的是一百多个冰雕的保持战斗姿态的战士遗体时,连美军也自叹不如的说:我们拥有这么强大的对手,注定是打不赢的,美军默默的给志愿军们献上军礼!
是啊!正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中国志愿军战士,是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现在我终于更深刻的明白,中国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红领巾为什么是红色?是为了提醒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换来的!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4
在国庆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让人热血沸腾,却也令人不禁潸然落泪。《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的故事,剧中以伍千里率领的穿插七连为例,讲述一群战士为了保家卫国而奉献出自己的力量,甚至是生命的故事。
一群南方士兵勇敢的挑战北方的严寒。当时正是冬天,一位位战士趴在零下20度的冰面上伏击敌人,尽管寒冷刺骨却一动不动。战士们的身上仅穿着厚不足3厘米的衣服,寒风和大雪把他们变成了一座座冰雕。志愿军战士们吃的是一个个冻的'发黑的土豆,硬的硌掉了小战士的牙。当时的我们用的是两条腿和八路军时代使用的毛瑟98K,射程不超过300米的迫击炮。而美军一个个穿着厚厚的军大衣和皮夹克,吃着热乎乎的烧鸡,开的是飞机和坦克,用的是M60式发射器配置,带着雷达追踪装置的火箭弹及每分钟发射过百发的马克沁、加特林。从武器配置和后勤保障对比来看,美军必胜。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凭着那一杆拉一下的三八大盖硬生生的把美军打过了三八线!
记得小时候,觉得锅里的熟土豆特难吃,但现在,我会仔细的品尝每一个土豆。我觉得这一定比那一个个黑土豆美味很多,况且,我们现在能吃熟的土豆,是因为生的已经被吃完了。就如梅生所言:“仗被我们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仗了”!(趣祝福 Www.zfW152.coM)
中国人民为什么能打赢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只因心中有二字:爱国!我们,也应心中有这二字,因为一个忘记战争的国家终将败亡。72年前有一场战争,72年后不知是否会有新的战事,所以,从今天起,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向上,将来为国家献上我们的力量。加油吧,少年!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5
一个动荡的时代,一批燃烧热血的青年,一件件激动人心的事迹,那就是《建党伟业》为我们重温的峥嵘岁月。观看《建党伟业》后,我的内心被那个风雨飘扬的时代所震撼,被那批革命青年的激情和热血以及他们伟大的理想所感动哭泣。那一代革命先辈用青春和使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壮丽的.历史之歌。
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时代,《建党伟业》帮助我们建立跨越时空的纽带,接过共产主义先辈的赤红旗帜,牢记曾经落后的耻辱。勿忘国耻,继往开来,我们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心一意跟党走,在属于我们的未来成为国家之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飞机在天空中轰鸣、盘旋,但是那时的飞机不同于如今的飞机可以寄托孩子们的童年。
蓝天白云间,一架架飞机掠过长空,发动机的轰鸣声成了危险降临的信号,朝鲜半岛上数以千计的中国军人奔跑、呼喊,寻找掩体、拯救战友。炮弹一一落下,鲜血、残肢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零落成泥。
在这片土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所经历的已然不能用凄风苦雨来形容了。电影中张涵予饰演的宋时轮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我们不仅与人斗,还要与天斗。
冰天雪地里,战士们缺衣少食。他们身穿单薄的棉衣,吃着硌掉牙的土豆,他们甚至没有一日三餐,他们饿着肚子,冻着身体,只为突破封锁,护送电台与译电员。他们为的是能够及时传递消息,所以不惜以命搏命,在敌人侦察机眼皮子底下“装死”隐蔽,也是在这一刻易烊千玺饰演的伍万里失去了他的朋友:一个比他小两个月的19岁少年。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是永远不会成熟的”,当时不觉这句话的深意,而今天在这部电影里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前赴后继,那不单单是军人对于命令的服从,也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与信仰!
五百里战死了,五千里还在,伍万里也应征入伍了,一个普通百姓家的三个儿子都在战争的硝烟中笑过、哭过、成长了。那是一种深刻的恨与痛,它会撕扯灵魂,催人长大。就像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战士所说的那样,勇士与阵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鲜半岛的青山绿水无疑是承载了许多不幸的,但是它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的正义之血,终将开出最艳丽的花朵。
和平,在今天看来是一件平常事,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的时代,我们无法切实地感受坚船利炮,我们也无法想象当轰炸机盘旋在头顶上时是勇气先来还是恐惧先行。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个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去抗美援朝?我们已经成立了新中国,为什么还要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二战已经结束,我们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
在回答这些疑问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相信大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195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中华民族建国后的第二年,我们期盼的和平到来了,人民得到了解放,我们祈盼的人人平等的时代到来了,大家欢欣雀跃!然而此时的国际形势却是不容乐观。
杜鲁门,斯大林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然形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格局也随之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立统一的存在于这个世界。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员,自然有着应有的使命。
此时的朝鲜半岛也是一分为二,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为了亲美的南韩,和亲共的北朝鲜。所以从国际形势来看我们国家和朝鲜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这也要求我们互帮互助。
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半岛,他们带着信仰,英勇的奔向朝鲜战场!
朝鲜半岛与我国接壤,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是唇亡齿寒,对于美军公然插手朝鲜战场的行为,不战便是屈辱!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个人陷入疯狂的最好证据就是好高骛远”。这句话用在美国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他们公然跃过“三八线”,他们认为战争将在圣诞节来临之前结束,因为他们不相信中国会出兵攻打他们。他们有全世界最好的武器装备,他们已经控制了天空,他们从1951年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也就是“绞杀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志愿军战士缺衣少粮的原因所在。而此时的朝鲜战场,凛冬已至!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韬光养晦,一跃成为霸主,他们仿佛是不可战胜的,仿佛是神话般的存在。然而事实证明,没有不败的神话,只有不屈的信仰!
战争,在1950年10月25日拉开了序幕。这一天也成为了我国抗美援朝纪念日。
战争,总是无情的,热武器时代,以血肉之躯抵挡枪林弹雨。
战争,总是残酷的,炮火连天中,以肉体凡胎创造胜利神话。
战争,也是有情的,艰难困苦中,以不屈灵魂凝练民族之魂。
战争,也是动人的,凄风苦雨里,以顽强意志雕刻不朽丰碑。
抗美援朝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在这一阶段共发生了五次战役。而第二次战役也就是长津湖战役。当战争进行到1951年6月的时候,敌我双方已经是形成了拉锯战的形式,在6月10日这一天我方志愿军战士在伤亡8.5万余人的情况下歼灭敌人8.2万多人。可以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然而值得庆幸的事我们志愿军战士的抗争到底让战线稳定在了“三八线”南北地区。
这一阶段的战争主要以规模化的夜间作战和少有战役间隙的连续作战为主,对于联合国军和志愿军战士来讲,这一阶段的战争攻防转换频繁,战争局势也是瞬息万变。
在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从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的这段时间里,战争的形式也有所改变,战略方针也转变为“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从原来的运动战转变为以阵地战为主,并且由于战争时间的长度扩大,这一时期的战争也是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结合。总体上来讲这一时期的作战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作战频繁。
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也是在这一阶段发生的,自1951年8月份开始“联合国军”也就是美国同其他十五个参战国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绞杀战”。
时间在枪炮声与喊杀声中悄然来到了1953年7月27日,这一天“联合国军”与中朝方面签订了停战协议。也昭示了这场长达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终于结束了。
战争从来没有胜利的一方,虽然结束了炮火,可山河已然破碎,社稷崩塌,百姓凄苦,战士们在异国他乡抛却头颅,呜呼哀哉!
据统计在这场战争中,我国消耗的作战物资有560余万吨,所花费的作战费约合25亿美元。伤亡以及失踪人口大约有1476674人。
美国所消耗的作战物资7300万吨,作战费约400亿美元。伤亡人数以及失踪人口大约是147万余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公布数据)。
单从这些数据上来看,也不难看出这场战役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艰难,但是我们依然胜利了,我们维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新生的政体,也维护了亚洲的和平与稳定,用我们的血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了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历史,需要缅怀!
英烈,需要铭记!
和平,需要珍惜!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7
今天很高兴在学院组织带领下观看了《建党伟业》影片,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被那个时代所震撼,也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现在能够生活在如此美好和平的时代作出了巨大贡献。
时光飞逝,如今已建党一百周年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我们更应思之来之不易,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勿忘历史。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8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长津湖》的电影。影片讲述了1950年当我们还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中时,又一次的迎来一场战争。我们的战士们背负着国家的使命,远走他乡,英勇奋战的故事。在影片中我认识了伍百里、伍千里、伍万里三兄弟,认识了许许多多勇敢的战士们。他们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奋勇杀敌,最终击退了敌军,扭转局势,取得了胜利。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战士们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自己国家的热爱,我将铭记历史,珍惜现在来自不易的美好生活!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9
昨天,我和家人一起去观看了《长津湖》这一部战争电影,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泪流不止,深有感悟。
这部电影整整有三个小时,每看到一个英雄牺牲,我就会流泪。1950年10月26日,敌军向我国部队发起进攻,将士们浴血奋战,无情的子弹打在他们的身上,穿过他们的胸膛,看得我是既紧张又心疼,当我看到张小山被美军导弹打到时的那一段,我的眼泪开始止不住的往下流,几乎浸湿了我的口罩,张晓山只比伍万里小两个月啊,还没有进入战场就不幸牺牲了。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不禁地自言自语:“中国人,一定要胜利啊!”我的双腿不停的颤抖,手心止不住流汗。荧幕上那一颗颗导弹不停地爆炸,七连队的人有伤有亡,可恶的敌军又发动了几十辆坦克和炮弹来进攻,狡猾的敌人躲在一所小房子里,当伍万里和伍千里进去时,和敌人来了一次正面抗争,他们相互按在地上,接下来的一幕太扎心了,敌人正拿着小刀准备刺向伍千里,不过幸好被他的弟弟伍万里看到,并马上冲上前去救了他的哥哥一命,直接给敌人来了个爆头杀。
还有一个让我泪奔的场面,让我敬佩的人物,他就是雷公,在最后的一场战斗里,美国军通过发标识烟雾弹,瞄准中国军连投放炸弹,就在这个紧急的关头,雷爹奋不顾身地将标识烟雾弹搬到了战车上,准备转移敌人的视线,可最后却被炸的浑身是血,当七连队的人赶到时,雷公口吐鲜血,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你们别丢下我一个人…疼……疼”听完后,我真的特别心疼,泪流不止,之后他就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战士们,七连队的人抱头痛哭,决心要为雷爹报仇。在最后的抗战中,战士们拼尽全力打跑了美军的敌人,一连队中,只剩下了杨根思一人,他看着队友们的尸体,又看了看炸药包,想起了他们的口号,于是便奋不顾身地抱起炸药包奔向敌人,与他们同归于尽,这便是最后的哭点。
影片结束后,我沉默了许久,为什么会没有结局呢?走出影院后,当看到外面灯光闪耀,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想必这应该就是最好的结局了吧。看完这部电影后,真让我感动不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10
昨晚我和妈妈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一一《长津湖》。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讲的是1950年6月25日,那时的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可就在这时,强大的美国向我们的周边国家朝鲜伸出了魔爪,妄想借朝鲜为跳板,越过三八线,将魔爪继续伸到中国。
毛泽东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派志愿军第9兵团前去抗美援朝。由于美国在制空权上的优势,使得我军运送电台、物资极为困难。到了雪山地带,美军在感恩节吃的是大鱼大肉,盛菜都是毫不吝啬的满满一勺,有人想插队加菜,被其他人挤兑出去,美军士兵委屈地说“我不过是想要一块腌肉”,而志愿军在行军火车的睡梦间听到开饭吃包子都能激动地秒醒撞头,在冰雪山谷里一个崩掉牙的小土豆都能被视为珍宝,在临近饿死的时候,大家还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除了美军的大鱼大肉、我军那能硌掉牙的土豆的对比,更多的是敌人对我军的轻视,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夸下海口:“在圣诞节前回去陪家人”,但他很快发现,这根本不可能。在英勇的中华人民志愿军面前,这根本不可能,“他们是从天而降的吗?”这是美国北极熊团团长,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出的感叹,“面对有如此坚定信念的敌人,这场战斗根本不可能打赢。”这是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撤退时,发现一个连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等走近一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连152名官兵全冻死在了雪地上,而发出的感叹,片刻后,他收拾好心情,庄重的对这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敬礼。
影片中还有很多让我记忆犹新的人物外冷内热的神枪手平河,笑口常开的战士余从戎,爱护战友的老将炮排排长“雷公”他勇敢的转移标识弹,牺牲的时候说:“别把我留在这,把我带回家”,让我瞬间泪崩!
电影结束,除了感动流泪,我们也要铭记电影中展现的伟大精神,例如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刻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是啊,“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再过这个充满硝烟的生活了”这是革命先辈的愿望,让我们致敬这些英雄!
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观后感 篇11
在国庆期间,我看到了很多人去其他城市旅行,小朋友们在公园玩。我和爸爸妈妈感叹,中国真是个和平、美好的国家。爸爸妈妈为了让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今天,带我去看了一场震撼的电影,名字叫做《长津湖》。
这部电影里的战役名字叫长津湖战役。这个战役是抗美援朝里的,它直接定下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基础。如此可见,它多么重要啊!在电影里面的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环境里打仗,而且一天只能吃一个发黑发硬的土豆。在战斗时里面的打斗场面和爆炸都很真实。
我们能出现在这世上且活的那么好,都是因为上一代军人用血肉换来的。我觉得这些军人很值得尊敬,他们为我们的自由、和平付出了生命,他们是英雄,永远的英雄!
国庆期间,我和妈妈共同观看了《长津湖》这部战争历史影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困苦。
惨烈的战斗让无数的无名英雄倒下了。志愿军们吃着冻得坚硬的土豆,穿着薄薄的棉衣,吃不饱,穿不暖,在条件那么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战士也毫不畏惧。而我们的敌人——美国大兵,他们喝着咖啡,吃着牛肉罐头,咬着巧克力,穿着暖和的棉衣,用着先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他们狂妄地计划着要铲除我们,万万没想到,我们的战士是那么的勇敢、强大、战无不胜。我们的战士凭借着惊人的执着精神以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斗争的奋斗精神,让美国大兵斗志全无,最后,我们胜利了。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来源,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不忘耻辱。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工作,为建设现代化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