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观后感(通用13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13篇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色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革命者观后感 篇1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看来,他遥远地背着一座山,茕茕而前行,虽不见前方的一点星光、一个人影;另一些人看来,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摸爬滚打于乱石的河滩上,血、污泥和雨水早已含混不清;还有一些人看来,他左手托起的分明是昆仑之山,他右手举起的手杖分明挥向每一个灵魂中的每一根长辫,而他无声的叹息和沉默的热泪,分明在那黄河与怒海之间,惊涛拍岸;或有一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具医生的骸骨。
这具屹立的骸骨:民族民权民生之骨。这个清澈的灵魂:天下为公之魂。这是一个朴素的名字:孙文,他是一个医生。这具医生的骸骨,这个灵魂的名字,具体又是怎样的形象?不知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他的力量、灵魂的力量又如何而来。他的陵墓上镌刻着“天下为公”,意味着他立志做黄帝魂的拯救者。这也许能解释:重扬黄帝旗的同盟会在武昌的一声枪响,十六年的.鸡蛋终于一朝撞碎了石头,这个医生却没有摇身变作历史上成百上千画地为隅的枭雄,而是将自己作为最后一片蛋壳,向摇摇欲坠的巨石发出了最后一击他的形象清晰了起来:恢复中华,他胜利了;创建共和,他胜利了;重焕黄帝文化,他胜利了;揭开现代建设,他胜利了;黄埔肇基两—岸国防,他胜利了;他的继承者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赢来了港澳回归,他胜利了。这位医生在天上会怎样俯瞰着这个苦难的民族呢?是依旧忧郁地凝望着她的病痛?是仍然抚摸着被虚骄的讪笑所掩盖的病灶与伤痕?还是悲悯地注视着她膝盖之下被风化已久的盐碱地,恨不能再生人间、再尝一遍俗尘的辛酸,以将她脊梁里潜伏的“强掩弱、众暴寡”的辫子连根拔起,重生那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华夏原型,再现她“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华夏姣颜?
前所未有的使命向你我他发出了召唤,泪水早已打湿了我们灵魂的信笺,―我们的灵魂,就是黄帝的灵魂,就是中山的灵魂;我们每一个灵魂,不论是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呐喊的、彷徨的、遥远的,都早已在黄帝和中山为我们注入的血脉里,回荡着黄河的号角。在这号角中,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再属于自己,同时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从此属于我们自己。革好远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每一个炎黄子孙,正在那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医生的骸骨下瞻仰着凡十三亿、历八千年的灵光,他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吧,迈开新的步伐,向一切苦难与耻辱挺—进,为了我们所爱的华夏。
革命者观后感 篇2
这部电影,细腻,深刻,把辛亥革命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喜欢影片开头宁静的那段告白,她带着脚镣走向断头台的那一刻,出影时间最短,但是却让我最为感动,她在牺牲前说的:“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的幸福!”,顿时,我有一种眼泪要冲出眼眶的感觉。
今天的我们其实就是她当年说的孩子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真的不要忘记那些流过鲜血和牺牲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坚定的信念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欢笑和幸福。战争的场面看着让人揪心,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勇敢的抛弃家中的妻儿和一切,拿起捆绑的手弹跑向敌军的那边。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件件忘我牺牲的事迹,一幕幕不能忘记的场面,深烙在心底!
秋瑾说:“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温和的世界……”林觉民说:“革命是给天下人谋求幸福……”孙中山说:“革命是……使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东方……”。这一句句,无不感人肺腑,而我所流泪的真正原因,其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美好愿望——这是多么美好的、直到现在仍尚未实现的愿望啊!以至于我在心里怀疑,他们的愿望,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的、美丽的愿望而已。那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结果,我迷茫了,迷茫得流下了眼泪。
我们知道,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孙中山,当然,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他,还是一名医生。他从一位医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发动11次武装起义,失败了再起义,越挫越勇,百折不挠,历尽磨难,其坚定的爱国信念,深深地感动我们。为了给国家留下一个光明体制,为实现最高政治目标推翻帝制,他毅然辞职让位,以总统一职换袁世凯叛清,实现共和制度,其伟大的人格令人景仰,这样的情节只能是由伟人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电影情节塑造出来的!可是回到我们的现实,我们扣心自问,现在的生活条件照当时相比要优越得多的多,可我们是否能够像孙中山先生那样不畏艰险困苦,不畏挫折,为了自己的信念、信仰而坚持到底呢?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像孙中山先生那样无私呢?要知道,在当时,大总统的位置可是相当于皇帝宝座啊,这在现实社会中,还不要说什么大总统的位置,有多少鸡皮蒜毛之事又让多少人为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所以说孙中山先生的境界和觉悟,那是难人可贵的,更非等闲之辈所能及也。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才会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追随于他,为之而献出生命。
也许我们当中的有人会说,自己生错了年代,如果也生活在那种乱世,说不定也将成为这些革命先烈中的一员。其实,我觉得这是遐想也好,假设也罢,都毫无意义。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新的方式去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最后,谨以此片表达我们心中对于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也希望我们这些作为晚辈的,能够发自内心的去保持对于前辈先贤们的崇敬,并以其为榜样,激励自己,为了那一份信念、信仰,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革命者观后感 篇3
这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十月围城》。影片虽然已经播完了,但是,只要我一闭上眼睛,心里想的,脑海里浮现的,全都是革命者壮烈牺牲的那一幕……
《十月围城》讲述了1906年10月15日的香港中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是多么的伟大,受到了多少人的爱戴!因此,我们才得以有了这天繁荣富强的祖国,这天幸福快乐的生活!
眼看着剧中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牺牲时的惨状,看得我眼眶都湿润了。那么多革命义士,为了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那么多的发奋,甚至于付出自己的生命。我们都生活在新时代中,都是娇生惯养的一代,根本就不懂得这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
将军朝闻道,草民夕死可。有人说过,革命就是用我们这一代的牺牲,换来祖国的明天,换来人们的幸福生活。这天,我看了《十月围城》这部电影,我最后知道了,解放前的旧中国有多少烈士,多少巾帼英雄用鲜血铸成了我们此刻的祖国?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造就了我们此刻完美的生活。尽管有些革命者只是一个小小的车夫,只是一个做生意的商人,只是一个讨饭的'乞丐,只是一个正在读书的学生,只是一个只会赌钱的赌徒……但是只要他们一心向革命的道路奔跑,哪怕贡献的只是一份保护别人的力量,还是会对我们这天的祖国,这天的生活有着很大的成就。
看完这部影片,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看的不是电影,是革命,是历史!
这天,我们生活在幸福中,我们更要珍惜此刻的生活,用心去呵护。我们生活在蜜罐中,我们更就应为我们中国增光添彩。
记得有一次,我作业做错了,这是一道老师强调了好多遍的题目,但是此刻我却做错了。我想,老师必须会骂我的,但是不给老师看的话,老师会在课堂上点名批评我。于是,我只好在办公室门口徘徊着,犹豫着……这时,英语老师茅老师正巧从外面进来,让我进去。当我来到老师面前时,我的心一向怦怦地跳,我开始环顾四周了,正因我怕老师的目光会把我“吞”了,要知道在所有老师当中,我最害怕的就是茅老师的眼神。没想到,老师没有批评我,只是对我说:“以后要仔细一点。”走出办公室门口,我的心才渐渐地平静下来。
这件事让我明白,我们此刻只有好好读书,长大以后才好建设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飞黄腾达。
革命者观后感 篇4
小兵张嘎,是一部写几个小孩革命过程的一部经典红色电视剧,里面主要人物有:嘎子、罗队长、老钟叔、乐乐、胖墩子等其他一些人物。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斋腾这个老家伙给赶出了中国。
一提起嘎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他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喂中国红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忘怀。嘎子,虎头虎脑,嘎子十足。嘎子哥整天嘻嘻哈哈,让我感受到了勇敢、乐观、积极向上、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真让我佩服,嘎子的奶奶被日本鬼子杀了,他想参加八路军,可八路军嫌他太小,不能参加八路军。但是嘎子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气馁,焦躁。反而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革命,而且还做得很好哩!有一席嘎子屁股上中了一枪,但他仍然毅然追击,还有一次,他用木枪下了敌人的枪,这种智慧真是难得的。反倒帮了八路军很多忙,这种英雄事迹可是大家都有目共睹。嘎子哥的童年还真是战火纷飞,枪林弹雨中度过的。虽然他的童年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但是生活的困苦却在无形之中磨练的他自己,让他更坚强,更加乐观,我真想对嘎子哥说:“你真厉害!”
胖墩儿,也是一位抗日英雄,曾和嘎子一起抗日,他的爸爸曾被日本鬼子拉去做皮影戏,可是他家祖传的'皮影却要给日本人,他不同意所以要和他们拼命,所以说,胖墩儿的爷爷就是被逼死的。胖墩一心就想报仇,为父亲报仇,报这个杀父之仇。所以,胖墩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八路军也立了几次功。
嘎子,胖墩儿,老钟叔,罗队长等人物,都是《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里的重要人物,我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不屈不挠,乐观积极面对现实的精神,希望我长大后也可以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革命者观后感 篇5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个坚定、雄壮的旋律,使我心中不禁热血沸腾,这首歌来自《地道战》是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电影讲述了在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时,高家庄的村民毫不畏惧,团结一心,想出各种办法消灭狡猾的日本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了高家庄的一个抗日故事。
地道战,顾名要以思义,是一个在地道里进行的战争。地道战开始前,村民是用土办法来对付鬼子,土办法就是用鞭炮放来放去,鬼子很怕死,把鞭炮声当作枪声,疯狂的逃跑。当鬼子被赶走后,村民意识到再用土办法是不行了。最终,大家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就是挖地道,经过几番改动,地道变成能防水、防火、防毒、防敌的地道。并且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地上地下连为一体,地道里的机关、陷阱环环相扣,能攻能防,令鬼子有来无回。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甘于奉献,敢用自我的生命去与敌人作斗争,只要群众动员起来,就会取得胜利。
零零后的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沐浴着完美的时光。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以英雄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增强知识。我相信,像地道战这样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仍会上演。
革命者观后感 篇6
自从我读了王二小的故事,这一篇故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是流着泪把它看完的。
王二小是一名儿童团员,他一边给地主放牛,一边给八路军站岗放哨。有一次,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他们看见了王二小在山上放牛,便把他叫来,叫王二小带他们去卧虎沟。聪明的王二小为了乡亲们的安全,假装给鬼子带路,他心里想,你们别得意,等会有你们好受的。他走在前面,敌人跟在后面。他把敌人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当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时,敌人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就生气的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八路军迅速地跑下山狠狠地把敌人都消灭了。十三岁的王二小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他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乡亲们的安全。他的鲜血染红了山上的花草树木,映红了天。
我知道还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人物,有董存瑞炸碉堡;小兵张嘎;······他们都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不顾个人安危和敌人斗争的革命英雄。读了这些英雄的事迹以后。我觉得,我们在这和平的时代,条件有这么好,真幸福!
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学他们机智勇敢,不要在困难面前低头。要学会用智慧战胜困难,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革命者观后感 篇7
十月围城描述的是孙中山到香港联合十三省代表策划起义的前后4天多时间里所发生的事,里面有大商人,有文人,有工人,有警司,所有人都为了革命而努力,给了我极大的感动,更多的是震撼,无论何人,不计后果,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乃至牺牲性命。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何为革命“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觉得很是有理,那些人拼命的保护,牺牲了性命换来了起义的成功,换来了革命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
影片中的李玉堂使我很是钦佩,他本可以不参与其中,可他为了朋友,为了救国,他从最初的捐款到最后的亲身犯险,他的爱国精神是值得赞扬的,连他的儿子最终也在这场营救行动中牺牲了,虽然他幸运的存活了,可丧子之痛对于他来说或许更加令他痛苦吧。不仅他一个,许多小人物也使我动容。如甄子丹演的警察,一个好赌成性的废人,可以为了女儿毅然决然的放下仇恨去救李玉堂。他死地好不犹豫,体现了一个父亲的伟大。或许他不懂革命,但他知道他这样做可以换来女儿的幸福生活,他就肯去做。其实,想想为什么要革命,就是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使后代可以不用受到战争的痛苦,使后代可以不用被封建主义束缚,使后代可以不用受列强侵略。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加入革命的队伍,为了后代,为了明天的中国而奋斗而牺牲!
不仅如此,谢霆锋饰演的阿四,李宇春饰演的戏班遗孤,还有那个大个子,都为了拖延时间,最终被害,阿四可能根本不知道救孙中山先生的意义有多重大,可他为了报答老板的恩,救少爷的命,他奄奄一息时仍不放手,直到被胡军饰演的清朝走狗扭断脖子,他第二天就可以和心爱的照相馆馆主的女儿结婚了,可他去等不到那天了。而周韵饰演的馆主的女儿,恰似阴霾天空中的.一丝阳光,她甜甜地微笑象征了希望,她是识字有文化的,可能她已经了解了行动的危险性,可她并没有为了一己私欲而阻止阿四,而是对他微微一笑,给他鼓励。曾志伟饰演的警司也在暗中帮助他们。队伍也由一开始的庞大逐渐缩小,很多人都被害。但陈少白说了一句:“革命就是需要牺牲的。”看着一个个的伙伴倒地,没人心中好受得,但为了完成使命,幸存的人们必须咬紧牙关的抵抗下去。革命的过程是残酷的,欲求文明的过程是痛苦的,这影片的深刻意义不在于打斗有多精彩,演员有多大牌,其本意是为了向那些默默无名为了革命奉献的革命者致敬,也让我们这种生于和平年代的人了解当时的历史,了解先辈们的努力和牺牲,也了解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正是有着这些人的无私的努力和牺牲才换来了中国的未来,他们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一大壮举,我们不管之后的袁世凯窃国,不管革命没有反帝的不彻底,起码他们现在的努力是个好的开头,暂时挽救了中国,他们的努力和牺牲是没有白费的,想想若我处于当时动荡局势,会不会挺身救国呢,会不会有他们的勇气呢,他们可能只是个平凡的小人物,摊贩,戏子甚至是更卑微的工作,可他们的灵魂是伟大的,他们的卑微和伟大相同!
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给了我们感动和敬佩,感动之余开始思考现在的生活是否太过安逸,不用为生存奋斗是否就意味着无所事事。这部片子在给人带来深深的感动、震撼时也同时留给了我们深沉的思考,一个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人生是否就是图个长命百岁。答案绝对不是,那人生的真谛或许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而且我们也应思考如何去守护前人拼死创造的这个和谐社会!
革命者观后感 篇8
“轰轰轰——”,“九一八事变”掀起了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的序幕!泱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灿灿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蹂躏。
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在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抗日军民创造了种种打击侵略者的方法,最痛快人心的,也就是我最喜欢的华北地区军民们就创造的那种保卫家园反击扫荡的新的战斗方法——地道战。
军民们把地道挖向日本主义的心肺——碉堡下面,然后来个突然袭击,把得意洋洋的日本鬼子打的丢盔弃甲,屁滚尿流,从此,草木皆兵,如坐针毡。这就是《地道战》中的一个镜头。每当看到这里,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又蹦又跳,拍手称快,同时对那些抗战英雄佩服地五体投地,他们以大智大勇,给日本主义一个有力地回击,给我国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看完这个影片,我依然深深地沉浸在抗日军民不畏强敌,英勇善战,誓死保卫祖国的精神之中。前世不忘,后世之师。抗日战争胜利距今逾有六十年了,但每念斯耻,每一个中国人都难以掩饰心中的悲愤和震撼。记得托尔斯泰说过:“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一旦人们面临国家存亡的时候,人们心中便会生腾出巨大的力量,这就是美,这就是人类的精神。”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胜利呢?
具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爱国英雄在艰难八年抗战史中比比皆是。想到那些英雄,我也想到了自己——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幸福女孩——一个总是害羞遇事胆怯的女孩,如果我处于那个如火如社,我会不会想《地道战》里的英雄那样英勇善战,不畏强敌?我想我不会,因为我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都要大叫“爸爸……”和妈妈……”,我于《地道战》里的英雄差太远了!但我想我也一定会,因为在我稚嫩的体内毕竟流淌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热血,我与《地道战》里的英雄同是华夏儿女,一定不会任由侵略者肆虐横行!我爱我的祖国!
鲁迅先生说过:“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柴,而结果往往是一小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继承他们的遗志,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今天努力学习,明天建设祖国,让伟大祖国在我们手中不断繁荣富强!
革命者观后感 篇9
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从而探讨接下去的路。
当那次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的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然而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虽然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更重要好的一点是它推翻了中国20xx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也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其实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有这么一句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革命者观后感 篇10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每当响起这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中游击队员扒火车,炸桥梁的镜头便一一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游击队员炸毁敌人桥梁的镜头,决定了这场战争走向的同时也决定着微山湖上百姓的性命。游击队员冒着危险,让敌人的两路火车对撞,顺利将桥梁炸毁,敌人终于投降了!这次战争的背后,鲁汉、林忠的牺牲,刘洪的险些丧命,都是为了和敌人进行斗争。历史上无数的事实证明,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过了多少屈辱。
看完影片,我也深深陷入了深思,中华民族艰苦抗战八年,就是为了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最后胜利了,然而我们的抗战精神没有因战争结束而被淡忘,中国人民依然牢牢记住了历史上所遭受的屈辱和压迫;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后来反抗美帝国主义的压迫时,无数的先烈为了抗美援朝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千千万万英雄们在战斗中牺牲,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热爱国家,爱好和平,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新一代的青少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任,我们也要用双手为中华民族未来而撑起一片蓝天。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是现阶段我们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做的`最大的贡献。虽然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早已离我远去,但那坚强不屈、心怀远大的革命精神仍在延续;那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耸立在祖国大地上,迎风飘扬,屹立不倒。在这安定、幸福的时代,我们正茁壮成长,延续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秉承着革命先烈不屈的精神,发扬着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大国崛起时代的我们,必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革命者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在家里读了《黄继光》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但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故事主要讲得是一名平凡的战士黄继光,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中,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他的胸膛挡住了疯狂的子弹,战争胜利了!而黄继光却永远的沉睡在了战场,黄继光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放弃了充满希望的未来,黄继光是一位为国家争光添彩的好战士!
想想当时黄继光当时的决心,再看看我们,黄继光宁愿为祖国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甚至都不愿意帮父母干家务活,不愿在学习上下一份决心,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用多少个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是用多少个烈士的头颅换来的?老一辈的战士宁愿勇敢地面对死神的威胁,也不愿当一个抛弃自己祖国的卖国贼。正是这些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烈士,激发了中国人欲要和侵略者决一死战的决心,想想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数不清的中国人倒在了鲜血中,到处都是日本人放肆的笑声。人头落地,血流成河,是共产党救了我们,是舍己为人的烈士救了我们,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不要辜负了老一辈爷爷奶奶的.希望。
是啊!正如毛主席说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黄继光对面前的刀枪火海都不怕,只为了祖国不受外国的欺凌,他张开双臂,向激烈的枪口扑去,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中国人的骨气。“豪气贯日月,英风照大地。”他这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我的心颤抖了一下,我们现在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和他们那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生活能比吗?他们那种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们有吗?他为了国家浴血奋战,而我们却是为了自己而学习。想到这,我感到内心无比的羞愧。
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为什么这么红?这代表着战士们的鲜血,战士们抗击侵略者洒下的鲜血!想想,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的什么精神?是敢于奉献自己,为大家着想的美好品格!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好好学习,不辜负了祖国对我们寄托的希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革命者观后感 篇12
昨天,我观看了红色电影《革命者》,讲的是革命烈士李大钊的故事。
电影里,俄罗斯人维克托在上海租界逍遥自在,胡乱杀人,还不负责任。李大钊看到这一幕,心里特别气愤。带领工人、农民、学生、为被杀害的报童讨回公道。面对着狂妄的俄罗斯人,李大钊没有丝毫畏惧。他说:“租界是上海的,上海是中国的!”这句话最终迫使俄国人交出杀人犯。“落后就要挨打”,旧中国落后,老百姓受欺负,非常可怜。现在,没有人敢欺负我们,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富强的新中国,离不开革命者的牺牲,李大钊就是其中一位。
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执行了绞刑,他牺牲前说:“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终有一天,阳光将照亮整个中国大地!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他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看到这里,我感动极了,有多少革命者为新中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想对他们说:“您想见到的新中国,我们替您看见了!”
革命者观后感 篇13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一场震撼人心,轰轰烈烈的革命,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100年前,战争的硝烟蔓延在各地。革命联系的不只是性命,还是命运。今年的纪念辛亥革命的电影《辛亥革命》上映,它的上映让人们都更加了解辛亥革命。
电影主要记叙了在晚清末年,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推翻清政府,在之后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等一批革命党牺牲,革命陷入低潮。1910年,孙中山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与徐宗汉,秘密潜入广州。然而广州之战终因人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大批革命骨干牺牲,黄兴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黄花岗。武昌起义成功,孙中山和同盟会成员欢欣鼓舞。立即派黄兴和徐宗汉赶到武昌,振奋了革命军士气。阳夏战打得异常惨烈、艰难,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最后打败清廷,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
电影还原的是历史事实是不是主旋律电影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历史的真相。这部电影展现了100年前的战争,让观看的观众仿佛回到辛亥革命。这部电影注重细节与展现,让观众感同身受。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虽然有一大批革命战士在革命中牺牲,但有些人的死轻于鸿毛,有一些重于泰山。他们的牺牲换来的是和平,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爱国之人。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百姓。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母亲,我们虽不用效仿孙中山,从一个医生,变成革命带领者,国家大总统,但我们的爱国可以轰轰烈烈也可以平平淡淡。我们也可以为社会出力,让祖国美丽。
革命烈士们,爱国战士们。你们为群众获得幸福,获得尊严。你们用生命保卫国家,平息浓浓的烟火。不管是赫赫有名还是默默无闻的战士,你们都一样,都一样是中国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