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 > 教案课件 > 导航

【教案收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2-08-11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有了严谨的教案课件,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收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4、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处于匀速运动状态还是变速度状态。

教学重点:

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测量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师:生活中人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与慢?

学生回答:(1)比一比,跑一段相同的距离,看谁先到达终点。

(2)比一比,用相同的距离,看谁跑得远。

可见,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通常情况下,人们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的多少米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在“相同时间内”最简单的情况是取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新课教学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用来表示什么?(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2、速度的概念

在通常情况下,速度等于什么?(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

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v=s/t速度=路程/时间)

4、速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那么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可用符号“m/s”或“m·s-1”表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用符号“km/h”或“km·h-1”表示。

师边讲解边板书两速度公式之间的换算关系。

1m/s=3.6km/h1km/h=(1/3.6)m/s

5、课堂巩固练习(写出换算过程)

54km/h=m/s15m/s=km/h

720km/h=m/s0.6m/s=km/h

三、速度公式的简单应用

学生阅读课本P25例一,观察计算方法与小学的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板书解题过程,强调计算格式。

课堂练习

一物体在10min内通过600米,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四、本课,作业。

阅读例题,预习速度公式的应用。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快与慢

一、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2、速度的概念: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公式:v=s/t。

4、速度的单位:km/hm/s

5、速度的测量

六、教学后记

f215.com编辑推荐

[教案系列]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思考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做好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好的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系列]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思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病毒是一种人的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生物,学生比较陌生。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课堂气氛,首先从同学们经历的“流感”入手,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病毒的名称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课前收集资料,尝试回答出肝炎、禽流感、手足口等人畜患病的疾病名称。在总结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抛出课题——病毒。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就课文内容提问。学习小组内同学相互合作共同提出问题,各小组选派发言人,汇报本组提出的问题。

1、什么叫做病毒?

2、病毒有多大?

4、病毒有几种类型?

5、病毒由怎样的结构?

6、病毒是谁最先发现的?

7、病毒是怎样侵害人体的?

8、病毒主要分几大类?

9、病毒离开了活细胞还能继续生活吗?

10、病毒是怎样生活的?是独立生活的吗?

11、怎样预防病毒性疾病?

12、怎样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这些问题来源教材,只要认真阅读,再配合老师展示的课件,都能解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快乐中学习。

[实用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思考380字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实用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思考380字》,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在教学中曾经改进的两个实验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获得一定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上中国工业时,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分工备课,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当老师,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做了充分准备,这从上课的情景就可看出。"学生老师"当的有模有样,方磊同学把长江水~系和沿海的海岸线图画在黑板上,还画出长江流域一些铁矿的位置,并且编出顺口溜,形象,好记。真是出人意料!台下的同学也纷纷举手发言,班级反应强烈。我故意坐在学生中间,如果觉得某个问题答案不确切或占时间太多,不必重复回答,就举手站起来发言,以质疑的形式引入下一个话题。每个问题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还有不少同学跃跃欲试,纷纷要求"第三节中国的高技术产业"一节还由他们自己上,真是"课已逝,趣尤存"。

[教案借鉴]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范例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只有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案借鉴]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范例”,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内容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特 点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

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

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

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

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

●教学板书: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纬线和经线。

3.地球的运动:自传和公转。

4.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概括知识要点。布置作业。

【课件收藏】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下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优质的教案课件是在哪些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课件收藏】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节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力学的'第一节课,与下一章章《力与运动》以及下学期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第二节弹力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意了对学生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开放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落到实处,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在教学实际中很难落实的一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塑性和弹性的时候,往往是通过举出生活中或者学生能够接触的弹性物体和非弹性物体若干实例,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出塑性和弹性。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并没有按照往常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若干物体进行分类,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方法教育。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就不同,学生的兴奋点就非常多,都试图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学生的思维随着分类的翅膀在飞翔。

[精选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模板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做足了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精选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文言文教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这三个方面是:

文言文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要注重审美鉴赏。在这一节课里,我觉得这三方面我都做到了。

2、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觉得有不少值得我继续发扬的。

(1)教者这一方面:①课堂引入巧妙有效。由学生平时对“闲”的理解巧妙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理解苏轼闲的特殊心境。②课堂设计以“闲”字一线贯穿,又环环相扣。对“闲”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每一步都紧密相连。③目标明确,层次清楚。④注重教学整合度。目标整体达成,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多样,教学内容综合。⑤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学法指导。⑥重视自身的亲和度。在教学中,我态度可亲,幽默风趣,充满关爱、及时激励。⑦注重文章在提升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感悟反思。

(2)学生这一方面:①参与度。学生参与活动真实有效,学生参与活动的面达百分之九十以上。②合作度。合作学习真实有效,每个小组四个成员都积极合作讨论。③兴趣度。学生对课堂活动很感兴趣,争相抢答。④开放度。我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和创造的空间。⑤掌握度。这一节课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良好。

3、上完这一节课,我知道这一节课的教学也留下不少遗憾,值得我好好深思后加以改正。

(1)课堂容量太大,有不少的知识点不够时间给学生好好吃透。特别是写景美的欣赏,学生一下子还没想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我呢,就给学生分析了,抢夺学生的思考。还有,品味“闲人”给的时间不够,学生还不能充分的透彻的理解,我就帮忙分析了,不该!

(2)不注意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如果有难题需要学生解答,应该先设计有思维梯度的问题,层层推进。如在学生思考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时,看到学生一下想不出来,我应该由浅入深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逐层思考,水到渠成。

(3)朗读指导不到位。我很想多一点时间给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但看到时间紧,就没有做到,很后悔,以后不管怎样,也不能轻视朗读。我应该在学生每次读完后都给予点评知道,甚至应该范读文章。

(4)知识的上下联系不够,没有和学生构建起知识的框架。这个知识点原先在哪里出现过,要引导学生联系。学习散文的方法框架怎样?要帮助学生构建起来。

(5)缺乏脉络清楚的板书。

教案范本: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330字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写好了完备的教案课件,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各知识要求。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范本: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反思330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做开发课程资源的有心人

我认为这节课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课程开始时播放的一段录像。对于真菌的结构,学生们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丝"的概念。由于菌丝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的器官、组织相差很远,在缺乏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很难产生深刻的理解。另一位老师为我提供的这段录像,非常生动形象,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难点。让我感叹:如果能有适宜的教学资源,学生的收获会更多,教师讲起课也更省时省力。

收集课程资源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这段录像的获得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但也是由于我每时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将它很好地保存下来。曾经听到一个故事:"有人向一位刚上完一节出色的公开课的特级教师提问:’您准备这节课用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要说时间短,我准备了十五分钟,要说时间长,我准备了一辈子。’"我觉得每一位有志于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老师都应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