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优选10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而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写下一篇读书笔记来记录自己的感悟,那么,优秀的读书笔记模板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优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我是个才疏学浅、想法简单的女人,读《傅雷家书》是难以置信的吃力。我理解不了先生对艺术、语言和人性的生命感触,对其中体现的哲学思想一知半解,却因为与先生一样有着为人父母、热爱儿子的心,因而能在家书的字里行间懂得先生对儿子全部的爱。
我想人是有着身份、财富和学识等的差别,可为人父母的心是一样的。家书所涵盖的内容,是天下所有父母情愿付出并想表达的舐犊之情,给一昧在物质上满足、娇惯子女,而忽略其学习、思想和人格塑造的父母们一次深刻而有力的“教育”。《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部家书,还是一部关于教育、艺术和思想等方面的综合教科书,它教会所有的父母和子女:在爱中成长、在思想中成就……
先生对儿子的爱细腻如水、博爱如山。他的家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小到生活点滴、夫妇关系,大到子女教育、为学做人,唠叨罗列,洋洋206封几十万字,用他的话说:“不是长篇累牍,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在各个方面做儿子‘忠实的镜子’”。儿子在家的时候,夫妻俩“精神好得日夜不睡”;儿子离家了,又“连着好几天好似瘫痪了”。他引颈而望儿子来信,嘱咐写得详尽再详尽些,收到回信时心底里发出笑和哭,这种只有对孩子才能开放内心的爱,天下哪一对父母没有,但表达出的唯先生而已。这种如潺潺涓流般的爱,流淌在儿子的心里,也浇灌了所有读者的心。他的爱具体、琐碎,有味道、有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小家基础上的深厚、宽博的爱。他想子女所想,为子女所为,他告诉儿子:“千万多写家信,把什么都告诉父母,无论是琐碎的、重大的。”他想在儿子缺乏勇气时给他力量,想在儿子心绪不好时给他安慰,即使他的儿子在他眼里那么优秀,也恨不得天天守在身边,帮着解决或大或小的烦恼,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准备为他铺平将来的路……
与所有的父母一样,先生的爱是世俗的而娇惯的。他千思百虑为儿子操心,想这样又想那样,信“写少了操心,写得不多不少又怕要交待的事不清楚,写多了怕儿子嫌烦嫌累”;他算计信在路上的日子,为了节省邮费告诉儿子:“写信要把字写得小,使用轻薄的航空纸,才可以多写而少花邮费”。他告诉儿子在父母面前不用怕“自吹自擂”的嫌疑,即使是短处也要告知父母,以便帮助检讨和改进。当儿子在波兰取得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时,他的骄傲和兴奋是无与言比,认为是“奇迹”,是儿子“早到的春天”,认为“儿子是东方乐坛上一颗光明的纯净的深邃的新星,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这种大胆的褒奖对于为人治学严谨、生活态度严格认真的先生而言是发自内心的、极其少见的“吹牛”。
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即就是像先生这样的大家,在儿子面前也是谦虚而自卑的。他把所学的经验、学识和心血全部奉献给儿子,仍感不足。在儿子只字未提托人办理去苏联学习的手续时,认为儿子对自己不放心,在“精神上非常难过”。他提出的建议,如被儿子采纳,就感到莫大的“荣幸”。他“讨情”般向儿子讨要家书,望眼欲穿般等来儿子的回信,“一遍两遍地看,看了还不够”,夫妻俩还要举一反三地讨论、回味、猜测和想象儿子近来的生活等情形。他乞求儿子“在同情别人之前先同情一下自己的父母”,“心越来越焦急,越来越模糊......”把一种可怜又可爱的父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儿子熬通宵写了回信,先生又心疼不已,责备自己逼急了他。先生“事事处处追随儿子,竭力把自己经验和冷静的理智,献给儿子,甘做‘踏实的手杖’,不做绊脚石。”并告诫儿子,不要沾染上他旧知识分子的缺点,改改遗传自他的暴躁脾气,看似繁琐细碎,满腹牢骚,实则表现了先生谦虚谨慎、细致入微的品格和对儿子精雕细琢的切切期望和悠悠父爱。
先生治学严谨、学贯中西,是誉满全球的翻译家、艺术家和思想家。他的家书,是生活的指南,是学识的累积,是艺术的论坛,更是思想的凝结。他告诉儿子烧菜的各种用料和方法,日常的大小开支和理财技巧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他不放过儿子回信中的一个别字、一个笔误和一句不通顺的话,耐心纠正,告诉其正确的写法和读音,提醒他以后注意。他把做人的道理寓于简单的说教之中,与儿子谈音乐、说绘画、论宗教,讲学习,并把其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相信天赋,认为搞艺术的人没有天赋,再出名的老师指点也是枉然。面对人生低谷,他要儿子正视痛苦,理智分析,彻底顿悟,才会变得坚强。多体贴的父亲,多周到的关照,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之上的,为人都有关爱子女的心,但要做到面面俱到且表达出来,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到的。
细读家书,不难品出先生的爱国情怀。先生与儿子谈礼节、人生和理想,把形象的比喻寓于生活的细节,处处告诫儿子要深怀感恩之心、永抱爱国之志。他留学多年,深知西方礼仪,用自身的经验告诉儿子与西方人交往,要客气、且“阔气”,要有分寸。他从日常生活、艺术修养、国家大政等社会、哲学、理论各个方面入手,事无俱细,无所不谈;通过一部电影、一台歌剧、一本图书、一个人物,事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处处由浅至深,推而广之,引导出大道理,让儿子心服口服,让读者茅塞顿开。他隐瞒被错误批判的事实,告诉儿子不能忘记祖国的培养,要为祖国争光,并多次强调:每一次登台都与祖国面子有关,为了艺术的完整,为了祖国的荣誉,不能把自己训练成一个无聊而危险的“演奏机器”。他告诉儿子要注重修养、热爱祖国,有道义地把国外的思潮反馈回来,用行动和事实让国人受到实质的帮助。
为人父母,其心为谁。就是先生这样的大家,“在笔底下表达不上,唯精神与儿子永远在一起。”一样的为人父母,我做到了什么?这是我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借用《傅雷家书》编后语中的话:愿《傅雷家书》展现的傅雷精神,永远活在真诚善良正直的人们心中……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一个空荡浑浊的时代倒下,这无疑是悲哀的。在遭受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后,他与妻子上吊自杀,这对傅雷似乎很残酷。但这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傅雷的才华、个性和锐利与当时浑浊的波涛荡漾的时代格格不入,这也注定了他的痛苦和不幸。杨绛评价傅雷时说:“他满头棱角,动不动就会触犯人,又加上脾气暴躁,止不住要冲撞人”,而他的妻子也说:
“他一贯秉性乖戾,嫉恶如仇是有根源的”,由此看来傅雷的性格脾气并不是非常平和,然而阅读他写的家书,是明确可以感受到一种亲切的爱意。这种爱,是父爱。他不是从字面上体现出来的,小至生活琐事,大致人生,艺术,事无巨细。
仅仅几句,受益匪浅。因此,它原本是一个完整而温暖的家庭。父亲与中西融为一体,儿子学识渊博,父子相互尊重、关爱,妻子温柔宽容。然而却是在人近迟暮时支离破碎,这是我们无法拥的
痛苦,但的确为傅雷夫妇走向死亡时有些惋惜。
我不知道他离开世界前的心情,也许是他看的明白,想的清楚,做的决绝,干脆利落,毫无顾忌。心是平静的,把死亡当做一种归属和一种解脱。我希望他走的洒脱、从容、大度,多诠释生命的尊严。
活着也好,自杀也罢,保持一种赤子之心,足矣。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3
然而,剥去五颜六色的外衣,书中的字体显示出另一种人性的温暖。通读这三十二封家信,提到的问题有大有小;创新与突破;用人之道;看好你的钱包,让你的演讲充满魅力......有宏观指导亦有不劳其累,不厌其烦的细微关怀,这岂止是一本大资本家的"商业忠告"呢?
"一个父亲胜过百个教师"。老摩根谆谆教导,语重心长地从生活,工作,处世,为人,管理,经营等多个方面富有策略性的操作性地对儿子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中理解同一个愿望。
不仅仅是书信,这也是一札普适性很强的睿智佳作。虽然他是基于商业投资运作的概念,但他并不局限与此。在现代经济社会,不可能有经济头脑。这是否意味着有一个经济头脑?
quot;你死我活","尔虞我诈"。这本书在最大程度地积累财富和最大可能性地养性修身,愉悦生活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契虾合点。
不一样的父亲,相同的父爱。尽管这札家信的作者和最初的阅者都与我们有几重世纪之遥,尽管不同时代社会制度下,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实有迥异,尽管如今的出版业为其缀加了更多的商业炒作,但是今天的读者应该做到的是摒弃这些外在的隔阂和枷锁,静读字里行间的文字深情,一定会受益匪浅。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都渴望成功,希望能有一个伟大的事业,这需要智慧的指引。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一切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智慧之门,创造你辉煌的人生!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4
有人曾说,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在我读完《傅雷家书》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大的认同感。
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无一例外。
人们总以为父爱无言,深沉厚重,但傅雷这位父亲,却在书信中为孩子答疑解惑,安抚心绪,指引道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书信有长有短,爱意却不会消减。
从傅雷的信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真切的关心与爱,强大的责任心。傅雷关注傅聪的点点滴滴,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无微不至,随处在傅聪做人、生活细节、艺术修养、演奏姿态等方面敲响警钟。他是严父,亦是慈父。他教育傅聪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要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要严肃对待,他把傅聪当做是讨论艺术的对手,一起研究音乐方面的学问。他是良师,亦是益友。傅雷教子有方,对儿子严肃而真诚。
傅雷也是一位十分负责、会自我反省的父亲,心中细腻入微、诚心诚意的文笔,无不充满对孩子的爱,从开始的致歉到后来的嘘寒问暖,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也在不断改变。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严格要求,艺术上的告诫,精神上的勉励,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伟大的父爱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读出了一个优秀的父亲,一个出色的儿子,一本不平凡的家书,令人回味无穷。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杜甫的名句。没错,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家书都是无比珍贵的,在那薄薄的信封里,装着的不仅是一行行用亲情凝成的文字,更是难以丈量的比天高比地厚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5
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认识了傅雷,我同情他不义的自杀。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谨认真的父亲。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怀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儿子是人之常情,但傅雷总是把道德和艺术放在第一位,把家庭感情放在第二位。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发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留的爱。
理解父母的爱,我们会努力学习成才。
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理。
认真品味这本好书,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亲情世界,理解不懂得的人情世态。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因此我拜读了这本《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年-1966年傅雷暨夫人写给儿傅聪、傅敏等的中外家信185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傅聪的信件。洋洋万言,字字意涌动,阅者无不为傅雷信中有对过去教过于严格的悔赎,有对儿进步的表扬和鼓励,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指导和探讨,有对党和国家建设及运动的看法和意见,有对儿生活的嘘问和关心,“贯穿全部家书的情义,就是要儿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看一部家信录,就是看一片傅雷的“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冰心世界,我们不光明白了傅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翻译名家的原因,更会从中学到如何育成才的人生真谛。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感慨良深:“说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实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世界,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 我们这一代人的追求,历史上几代人的追求,无非是完美主义,但它永远不会被追求,因为人们的理想、幻想,永无止境。
”由此我想到一个故事。从前有一面破镜子,它被打碎成许多碎片。其中一个想找到其余的来重建原始的镜子。一路上,由于有自己的棱角,它滚动得很慢,从而享受沿途的美景。
当它千心万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镜重圆”时,它成为了一个整圆,滚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风景在刹那间掠过。事实上,我们都在追求完美,正实我们现在的不完美,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进了其他方面的相对完整。真的只有一天,当所谓的完美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可能会失去很多。
傅雷教以严谨著称。我觉得他们父子关系不太好。读了这本书之后,他们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傅聪至海外留学,与父亲的联系自然只能依靠书信,于是父子之情便在一封封家书中表露无疑。他们通过书信讨论艺术,研究音乐的内涵,并就事物交换意见。虽然没有母子沟通,但他们的默契是不可替代的。
回首往事,最大的感触是傅雷深厚的艺术造诣。傅雷对于艺术尤其是乐曲的领会,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这让我不禁想到,那些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在艺术领域也有更高的研究。
也许便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相同的吧。不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人读完了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果;而风格迥异的各类乐曲,也会带来相似的结果。秀美的散文,带来的是有如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的愉悦;沉重的小说,带来的便是如同悲恸的交响曲给人的震撼;诙谐的杂文,带来的会是歌剧般幽雅的场景和事后无尽的思考。
细读完这本《傅雷家书》,感觉是像戏曲那样给人以不俗的氛围和回味的余地。
《傅雷家书》全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因为艺术的崇高性,父子之间的感情可以升华,成为人类精神的不竭滋养。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7
《傅雷家书》收录了从1954年到1966年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这其中,有教儿子做人的、有学习方面的、有生活方面的。这些不仅仅是一篇篇家书,更饱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呕心沥血的教导以及深深的期望。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句“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它不禁让我想起我父亲“做事之前先学做人”这句话。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虽不高,但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父亲把教我做人当成首要任务。他常常给我讲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其次再要求我学习。
记得那一次,我身为班长却在课堂上口出狂言,让老师下不来台。于是老师请来了我父亲。父亲把我带回了家,并没有骂我,而是和我说:“喜欢说话是好事,可这个话啊,要说到点子上,说话之前在脑子里过一遍,再决定要不要说。再说,你身为班长,那是老师对你的信任,是你的责任……”
就是这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让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相比较母亲直来直去地批评,我更能接受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
我的父亲虽不像傅雷是个大人物,但他对我的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令我受益匪浅。在我心目中,他不亚于任何一位父亲,他值得我一生去敬佩、学习!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不管是傅雷这样一个大人物,又或是我的父亲这样一个小人物,乃至全天下所有的父亲,他们对子女的爱都无私而又伟大。父亲是最广阔的海洋,教会我宽容;父亲是最伟岸的高山,鼓励我坚强;父亲是最温暖的霞光,带给我希望。
我爱我的父亲!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8
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就是《傅雷家书》。
傅雷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儿子要谦虚,这足以说明一个严谨认真的父亲深深地爱着儿子,这也许是父爱的伟大之处。他父亲的严厉并不意味着他不仁慈。在留学过程中,傅聪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正是因为他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变的坚强勇敢,克服困难,使他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只是父亲不会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罢了,父亲对孩子的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怪只怪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爱的眼睛。
在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打了一架,因为她看我穿了一件新裙子,就故意在我的板凳上放了一些黑色的东西,结果把我的裙子弄脏了,我们俩吵了吵就打了起来,我把她的脸抓破了,结果叔叔向爸爸告了状,我恐惧极了,爸爸把我叫到他面前,问了我原因后,说:“蕊蕊,你应该去跟晓晓道歉,你们俩整天形影不离,这么要好的朋友,怎么能为这一件小事而发生矛盾呢?孩子们应该学会承认错误。再说,你怎么能和她打架?
这样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呀。”“都是她不对,谁让她故意弄脏我的裙子,还向爸爸告状,她怎么不向我道歉呢?再说我又没错。
”这时爸爸的神情很严肃,我不敢抬头看他,突然他拿起一根细细的枝条朝我的屁股打来,打的我直叫妈妈,可妈妈被爸爸挡回去了,此时,我便对爸爸产生了恨意,慈祥的爸爸竟变的这么**,他怎么胳臂肘向外拐呢?最后,我在爸爸的逼迫下极不情愿的跟晓晓道了谦,脾气倔强的我还是向爸爸屈服了。
渐渐的,我长大了,懂事了,对那件事也有些淡忘了,不再埋怨爸爸,也体会到爸爸的用意了,学会理解爸爸了。是父亲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否则,我可能还是一个自私,心胸狭窄,心胸狭窄,没有朋友的人。我应该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爸爸让我懂得了许多,同时,我也从爸爸身上学到了许多,爸爸在生活中付出的那么多,我们应该学会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如果当初我不跟晓晓道歉,执迷不悟,现在的我肯定会很寂寞,没有朋友。
进入初中,我接触到《傅雷家书》后,我对爸爸的爱又有深一层的理解,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教给他许多做人处世的方法,确立正确人生,引导他走向成功,我更加珍惜父爱,后悔当初埋怨爸爸。其实,并不是我父亲不爱我,而是我没有发现,因为我父亲无法表达他的爱,但他在生活中对我所做的反映了他对我的爱,哪个父亲会伤孩子己的孩子?他打了我就是让我记住:
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宽容他人,容纳他人,“多在自己身上找缺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不要因生活的小事而斤斤计较,这样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
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我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风度翩翩的少年,父母在我们身上花了无数心血,倾注了多少情与爱,交给我们多少为人处事的方法,帮助我们确立人生目标。
可怜全世界父母的心。擦亮你明亮的眼睛去寻找爱。在失去之前不要后悔。既然你拥有它,你就应该珍惜它。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父母鼓励、关心、爱的结果,所以,我们更要孝敬父母,有这美好的一切就好好珍惜,努力来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9
刚刚我读完了《傅雷家书》,刚开始只是当作一项阅读作业来完成,却越读越投入,读的时候真的还有点羡慕,羡慕傅聪有一个这么爱他的爸爸妈妈,愿意这么细致的教导他,在这样的关心照看下,傅聪一定过得很幸福吧。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个人愿意严格地跟在你身后鞭策你,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吧。
这本书一共记载了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一百二十五封书信,傅雷先生对儿子傅雷的爱跃然于纸。在信里傅雷先生出于父亲的角度处处为儿子考虑,关心儿子工作太累,关心儿子遇到挫折会丧气,担心儿子新婚不会处理家庭关系,担心儿子的经济状况等等,各种细节上的关心都细致入微。
他和儿子谈生活琐事,谈为人处世,谈做人要义,即是为人长辈,又是最亲密的朋友,是所有孩子都期待的家长的样子。其实刚开始读《傅雷家书》的时候我并不喜欢,甚至是稍稍有一点排斥的感觉的,总觉得书中傅雷先生的口吻有点让我不自觉的代入了父母对我的唠叨,有种被父母居高临下的指责的难受。但是慢慢地我开始忘掉了这种情绪,开始被傅雷先生和其妻子的爱子之心感动,也渐渐的被他字里行间的温暖和真诚感动到,甚至开始理解了父母的念叨中包含的关心和惦念。
这本书就如同一面人生的镜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读一读,也许会有所感悟,对我们的成长有益。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0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
给你的长信不是空谈,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几个功能。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泊生活中,从父亲的书信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
傅聪热爱祖国、信任祖国的精神,离不开千里之外的教育。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